鐇字详情
鐇
鐇字概述
〔鐇〕字拼音是(fán),部首是金部,总笔画是20画。
〔鐇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金、番”或“釒、番”。
〔鐇〕字仓颉码是CHDW,五笔是QTOL,四角号码是82169,郑码是PPKI。
〔鐇〕字的UNICODE是U+940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7895,UTF-32:00009407,UTF-8:E9 90 87。
〔鐇〕字异体字是𫔍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162頁,第1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21頁,第3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309頁,第27字
音《廣韻》:附袁切;《集韻》:符袁切,𡘋音煩 —— 廣刃斧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孚袁切,音翻。《後漢・杜篤傳》:鐇钁株林。【註】《廣雅》曰:鐇,音甫袁反 —— 椎也。《𡌨蒼》云:鐇,鏟也 —— 謂以鏟钁去林木之株蘖也。
义又,《博雅》:椎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方煩切,音藩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鐇〕字拼音是f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番。
〔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án] ⑴ 寬刃斧。《玉篇•金部》:「鐇,廣刃斧也。」⑵ 鏟。引申為剷除。《集韻•元韻》:「鐇,鏟也。」《後漢書•文苑傳上•杜篤》:「鐇钁株林。」⑶ 鐵椎。《廣雅•釋詁二》:「鐇,椎也。」⑷ 化學元素「釩」的舊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