帆字详情

fānㄈㄢ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巾部

6画

3

6画 (帆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LBHNI

LIQD

47210

1581

2311

U 5E06

MHMY 86 、 MHWY 98

竖、横折钩、竖、撇、横折弯钩/横斜钩、点

帆字概述

〔帆〕字拼音是(fān),部首是巾部,总笔画是6画

〔帆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巾、凡”,五行属水。

〔帆〕字仓颉码是LBHNI,五笔是MHMY86,MHWY98,四角号码是47210,郑码是LIQD,中文电码是1581,区位码是2311

〔帆〕字的UNICODE是U+5E0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070,UTF-32:00005E06,UTF-8:E5 B8 86。

〔帆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0437,属常用字

〔帆〕字异体字是𤖫𩗋

汉字解释

fānㄈㄢ

基本解释

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。~船。~樯。~板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张帆行驶 sail不枉故人书,无因帆江水。——韩愈《除官赴阙》
名词
1.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。
sail;
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 —— 李白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
扬帆;帆力(帆受风时的推动力);帆势(帆篷张挂之势);帆楫(船帆和桨)
2.靠帆推进的船舶。
sailing ship;
两岸青山相对出,孤帆一片日边来。 —— 唐· 李白《望天门山》
帆舶(船舶);帆海(船行于海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巾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781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328頁,第14

標點整理本: 第270頁,第10

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符炎切,音凡。集韻》:舟上幔以帆風。馬融〈廣成頌〉:張雲帆施蜺幬。

又,石帆,草名。左思〈吳都賦〉:石帆水松。【註】劉逵曰:石帆生海嶼石上,草類也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扶泛切,音梵。廣韻》:船使風。釋名》:帆,汎也。隨風張幔曰帆,使舟疾,汎汎然也。韓愈〈除官赴闕〉詩:無因帆江水。【註】洪興祖曰:船使風也。

玉篇》與𦨲同,亦作颿。

注解

〔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巾部

〔帆〕字拼音是f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巾、凡

〔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fān] ⑴ 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上反切符嚴切頁碼324頁,第6

異體

颿馬疾步也。从馬風聲。

鉉注臣鉉等曰:舟船之颿,本用此字。今別作帆,非是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九反切符嚴切頁碼797頁,第6行,第1

颿馬疾步也。從馬風聲。

鉉注臣鉉等曰:「舟船之颿,本用此字,今別作帆,非是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上反切符嚴切古音第七部頁碼1864頁,第2許惟賢814頁,第7

颿馬疾步也。

段注馬之行疾於風。故曰追奔電,逐遺風。

从馬。風聲。

段注此當云从馬風,風亦聲。或許舉聲包意。或轉寫奪屚。不可知也。符嚴切。《廣韵》符咸扶汎切。七部。按今有帆字,船上幔以使風者也。自杜注《左傳》巳用此字。不必借颿。

颿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37頁,第7字
2陳昌治本第805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615頁
4說文校箋第413頁,第3字
5說文考正第385頁,第7字
6說文今釋第1388頁,第6字
7說文約注第2370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4759頁,第3字
9說文集注第2048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252頁,第21字
11標注說文第399頁,第7字
12說文注箋第3317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9621頁【補遺】第17460頁
14通訓定聲第401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832頁【崇文】第3325頁
16說文句讀第1331頁
17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486頁,第3字
18古字釋要第917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