藩字详情
藩
藩字概述
〔藩〕字拼音是(fān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18画。
〔藩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潘”,五行属水。
〔藩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潘声。本义是篱笆。
〔藩〕字仓颉码是TEHW,五笔是AITL,四角号码是44169,郑码是EVPK,中文电码是5672,区位码是2310。
〔藩〕字的UNICODE是U+85E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281,UTF-32:000085E9,UTF-8:E8 97 A9。
〔藩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6322。
〔藩〕字异体字是樊、籓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47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66頁,第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36頁,第26字
音《唐韻》:甫煩切;《集韻》:方煩切,𡘋音翻 —— 籬也。《易・大壯》:羝羊觸藩。《爾雅・釋言》:樊藩也。【疏】樊圃之藩也。
义又,域也。《莊子・大宗師》:吾願遊于其藩。
义又,《韻會》:與蕃通,屛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价人維藩。
义又,通轓。《周禮・春官・巾車》:漆車藩蔽。【註】藩,今時小車漆席以爲之。
音又,附袁切,音煩。《爾雅・釋草》:蕁,䒞藩。【疏】藥草,知母也。
音又,《韻補》:方文切,叶音分。韓愈〈苗夫人墓銘〉:或毗于王,或式于藩;是生夫人,載穆令聞。
义《五經文字》:藩,本藩籬字,亦作藩屛字,今獨用爲藩籬字。
注解
〔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藩〕字拼音是fā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潘。
〔藩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潘声。本义是篱笆。
〔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ān] ⑴ 篱笆⑵ 屏障,保卫⑶ 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,借指边防重镇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甫煩切頁碼第28頁,第10字續丁孫
藩
屏也。从艸潘聲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藩實即棥字之異文。」邵瑛羣經正字:「今經典藩屏多通作蕃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分軒反頁碼第100頁,第3行,第1字述
屏也。從艸潘聲。
鍇注臣鍇按:班固《西都賦》曰:「突荊藩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甫煩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69頁,第4字許惟賢第73頁,第11字
屛也。
段注屛蔽也。
从艸。潘聲。
段注甫煩切。十四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藩,屏雙聲,音轉為疊韻。《詩•采菽》:「平平左右」,《左傳•襄公十一年》:「便蕃左右」。
古重唇音,讀為蹯。浙人有「藩【叛】在那里」,即屏蔽之義,乃藩之古音耳。
古讀重唇,藩、屏雙聲,音轉為(?) 疊韻。《詩》「平平左右」,《左傳》「便蕃左右」,皆屏藩也,又今謂躲曰藩,讀重唇。
藩、屏雙聲,音轉為疊韻。《詩》「平平左右」、《左傳》「便蕃左右」,皆屏藩也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藩字本作棥,棥字從爻林,表示以柴斜織的籬笆(朱駿聲《說文通訓定聲》以為「藩實即棥字之異文」),後起字為藩、樊二字。篆文字形從艸、潘聲。從艸,指以柴為材料所製作的器物;潘聲,表示音讀。隸書、楷書皆承篆文字形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藩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2頁,第1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5頁,第9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0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8頁,第1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2頁,第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15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23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49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77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2頁,第4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8頁,第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14頁,第4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821頁【補遺】第16253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995頁,第5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6頁【崇文】第38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14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9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521頁,第4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88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