褫字详情
褫
褫字概述
〔褫〕字拼音是(chǐ),部首是衤部,总笔画是15画。
〔褫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衤、虒”,五行属金。
〔褫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衣,虒( sī )声。本义是夺去衣服。
〔褫〕字仓颉码是LHYU LHYN,五笔是PURM86,PURW98,四角号码是32217,郑码是WTPI,中文电码是5972,区位码是8161。
〔褫〕字的UNICODE是U+892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115,UTF-32:0000892B,UTF-8:E8 A4 AB。
〔褫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6013。
〔褫〕字异体字是裭、𧚜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688頁,第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22頁,第2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98頁,第10字
音《唐韻》:池爾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丈爾切,𡘋音豸 —— 奪衣也。《易・訟卦》:或錫之鞶帶,終朝三褫之。【疏】三見褫脫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丑豸切,音𠞄 —— 義同。
义又,《廣韻》:衣絮編也。
音又,演爾切,音酏 —— 褔也。
音又,相支切,音斯。余支切,音移 —— 義𡘋同。
音又,《韻會》:直吏切,値去聲 —— 解也、脫也。《荀子・非相篇》:極禮而褫。【註】讀去聲。
音又,《廣韻》:直离切;《集韻》:𨻰知切,𡘋音馳 —— 蓐衣又曰褫氊。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
愛日堂藏本: 第654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69頁,第44字
《荀子・非相篇》極禮而褫。〔註〕讀去聲。
謹照原文讀去聲改直吏反。
注解
〔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。
〔褫〕字拼音是ch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虒。
〔褫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衣,虒( sī )声。本义是夺去衣服。
〔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ǐ] ⑴ 剥夺⑵ 脱去,解下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直離切頁碼第273頁,第30字續丁孫
褫
奪衣也。从衣虒聲。讀若池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陳知反頁碼第702頁,第2行,第1字述
奪衣。從衣虒聲。讀若池。
鍇注臣鍇按:《易》曰:「終朝三褫之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直离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1581頁,第3字許惟賢第693頁,第2字
奪衣也。
段注奪當作敓。許訓奪爲遺失。訓敓爲彊取也。此等恐非許原文。後人以今字改古字耳。《周易・訟》上九。或錫之鞶帶。終朝三褫之。侯果曰:褫,解也。鄭玄,荀爽,翟元皆作三拕之。荀,翟訓拕爲奪。《淮南書》曰:秦牛缺遇盜拕其衣。高注。拕,奪也。拕者,褫之假借字。十七十六二部音冣近也。引伸爲凡敓之偁。
从衣。虒聲。讀若池。
段注直离切。十六部。
褫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39頁,第1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89頁,第9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2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52頁,第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32頁,第16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200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053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203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773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14頁,第1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44頁,第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848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8449頁【補遺】第1726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073頁,第5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724頁【崇文】第289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130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610頁,第4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805頁,第8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