袊字详情

𭗱

lǐngㄌㄧㄥˇlíngㄌㄧㄥˊ

衤部

10画

5

11画 (袊)

左右结构

LOII

WTOW

38232

U 888A

PUWC

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撇、点、撇、捺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点

袊字概述

〔袊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lǐng、líng),部首是衤部,总笔画是10画

〔袊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衤、令”。

〔袊〕字仓颉码是LOII,五笔是PUWC,四角号码是38232,郑码是WTOW

〔袊〕字的UNICODE是U+888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954,UTF-32:0000888A,UTF-8:E8 A2 8A。

〔袊〕字异体字是𧟙

汉字解释

1lǐngㄌㄧㄥˇ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,衣领。
下裳,裙。

2língㄌㄧㄥˊ

基本解释

衣光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668頁,第17

同文書局本: 第1113頁,第27

標點整理本: 第1088頁,第28

唐韻》:良郢切;《集韻》:里郢切;《韻會》:里整切,𡘋音領。玉篇》:衣袊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袒飾謂之直袊,謂婦人初嫁上服;一曰繞袊,江東通言下裳曰袊。

又,《類篇》:郎丁切 —— 與𧟙、䙥同。

注解

〔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

〔袊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lǐng、lí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令

〔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ǐng] ⑴ 古同“领”,衣领。⑵ 下裳,裙。 [líng] ⑴ 衣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