崚字概述
〔崚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líng、léng),部首是山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崚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山、夌”。
〔崚〕字仓颉码是UGCE,五笔是MFWT,四角号码是24747,郑码是LLOR,中文电码是1515。
〔崚〕字的UNICODE是U+5D1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3834,UTF-32:00005D1A,UTF-8:E5 B4 9A。
〔崚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4856。
〔崚〕字异体字是碐、𡹃、𡺿、𡻴、𪌨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山部
武英殿刻本: 第748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14頁,第1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53頁,第16字
音《廣韻》:力膺切;《集韻》:閭承切,𡘋音陵 —— 崚嶒,山貌。沈約〈鍾山〉詩:崚嶒起靑嶂。〇【按】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,庚蒸韻嶒字俱註崚嶒,闕崚字不載。一說崚當與柧稜威稜之稜同「音」。
注解
〔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。
〔崚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líng、lé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夌。
〔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íng] ⑴ 〔~嶒( céng )〕形容山峰高峻重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