棱字详情
棱
棱字概述
〔棱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léng、lēng、líng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棱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夌”,五行属木。
〔棱〕字造字法是俗作“楞”和“稜”。形声。从木,夌( líng )声。本义是有四角的木。
〔棱〕字仓颉码是DGCE,五笔是SFWT,四角号码是44947,郑码是FBOR,中文电码是2789,区位码是3266。
〔棱〕字的UNICODE是U+68F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865,UTF-32:000068F1,UTF-8:E6 A3 B1。
〔棱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563,属次常用字。
〔棱〕字异体字是楞、稜、𤗷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276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34頁,第1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80頁,第12字
音《廣韻》:魯登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盧登切,𡘋冷平聲 —— 或作楞,俗作稜。《說文》:柧也。《廣韻》:四方木也。
义又,殿堂上最高處曰柧棱。見柧字註。
义又,神靈之威曰棱。《前漢・李廣傳》:威棱憺乎列國。
义又,剛棱。《後漢・王允傳》:剛棱疾惡。
义又,模棱,持兩端。《唐書・蘇味道傳》:常謂人曰:決事不欲明白,誤則有悔,模稜持兩端可也。世號模棱手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閭承切,音陵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丑升切,音僜 —— 吳人謂酢柚爲棱。
注解
〔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棱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léng、lēng、lí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夌。
〔棱〕字造字法是俗作“楞”和“稜”。形声。从木,夌( líng )声。本义是有四角的木。
〔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éng] ⑴ 物体上的条状突起,或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相连接的部分⑵ 神灵之威,威势㈡ [lēng] ⑴ 〔不~登〕口语赘词,用于某些形容词后,含厌恶意,如“傻~~~”。㈢ [líng] ⑴ 〔穆~〕地名,在中国黑龙江省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魯登切頁碼第193頁,第7字續丁孫
棱
柧也。从木夌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婁登反頁碼第494頁,第6行,第1字述
柧也。從木夌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魯登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1072頁,第4字許惟賢第472頁,第4字
柧也。從木。夌聲。
段注魯登切。六部。俗作楞。
白话解释
棱,木材加工时所作的瓜状修饰性建筑设计。字形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“夌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晚出,始見於楷書,形構從禾、夌聲。從禾,表示與稻禾相關;夌聲,表示音讀,也表示超越高起的意思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規範字作「棱」。
棱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81頁,第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95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8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47頁,第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38頁,第1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848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493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227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254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51頁,第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45頁,第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971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6213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89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515頁【崇文】第205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778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972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594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