蘦字详情

𭗱

lìngㄌㄧㄥˋ

艹部

20画

17

23画 (蘦)

上下结构

TMBR

EFJJ

44661

U 8626

AFKK

横、竖、竖、横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

蘦字概述

〔蘦〕字拼音是(lìng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20画

〔蘦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霝”。

〔蘦〕字仓颉码是TMBR,五笔是AFKK,四角号码是44661,郑码是EFJJ

〔蘦〕字的UNICODE是U+862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342,UTF-32:00008626,UTF-8:E8 98 A6。

汉字解释

lìngㄌㄧㄥˋ

基本解释

甘草。
古通“”,零落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555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1069頁,第39

標點整理本: 第1040頁,第36

唐韻》:郎丁切,音靈。說文》:大苦也。爾雅・釋草》:蘦,大苦。【疏】今甘草也,或曰與苓同,《》采苓采苓是也。

又,通零。爾雅・釋詁》:落也。楚辭・遠遊》:悼芳草之先蘦。

亦作蕶。

注解

〔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蘦〕字拼音是lì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霝

〔蘦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ìng] ⑴ 甘草。⑵ 古通“零”,零落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下反切郞丁切頁碼23頁,第31

蘦大苦也。从艸霝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此與前『大苦,苓也』相乖刺。」徐灝注箋:「蘦乃正字,『苦』下作苓者,通用字耳。」王筠句讀:「蘦篆乃後人據《爾雅》增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反切連丁反頁碼88頁,第4行,第1

蘦大苦也。從艸霝聲。

鍇注臣鍇按:本草,即藥,甘草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下反切郞丁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141頁,第7許惟賢61頁,第11

蘦大苦也。

段注此與前大苦苓也相乖刺。說詳苦字下。

从艸。霝聲。

段注郞丁切。十一部。

蘦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4頁,第5字
2陳昌治本第72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72頁
4說文校箋第31頁,第17字
5說文考正第26頁,第19字
6說文今釋第94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178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44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45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8頁,第9字
11標注說文第30頁,第16字
12說文注箋第268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680頁【補遺】第16231頁
14通訓定聲第3469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79頁【崇文】第313頁
16說文句讀第92頁
17古字詁林第一冊,第461頁,第3字
18古字釋要第77頁,第1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