蓤字概述
〔蓤〕字拼音是(líng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蓤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凌”。
〔蓤〕字仓颉码是TIME,五笔是AUFT,四角号码是44147,郑码是ETOR。
〔蓤〕字的UNICODE是U+84E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020,UTF-32:000084E4,UTF-8:E8 93 A4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蓤”,请参考“蔆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18頁,第1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53頁,第1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22頁,第26字
音《唐韻》:力膺切;《韻會》:閭承切,𡘋音陵。《說文》:芰也。《爾雅・釋草》:蔆蕨攗。【註】俗云蔆角是也。陸佃詩。【疏】《武陵記》:四角三角曰芰,兩角曰蔆。
义又作菱。《洞冥記》:靈池有浮根菱,根出水上,葉沈波下,亦名靑冰菱。
义又,湖名。《史記・夏本紀》〔註〕:菱湖者,五湖之一。
义《集韻》亦作䔖、𧁽。
注解
〔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蔆〕字拼音是lí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淩。
〔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íng] ⑴ 同“菱”。《爾雅•釋草》:“蔆,蕨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