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字详情
董
董字概述
〔董〕字拼音是(dǒng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董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重”,五行属火。
〔董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重声。①。本义是草名,即鼎蕫。②督察。
〔董〕字仓颉码是THJG,五笔是ATGF,四角号码是44105,郑码是EMKB,中文电码是5516,区位码是2213。
〔董〕字的UNICODE是U+846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891,UTF-32:00008463,UTF-8:E8 91 A3。
〔董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551,属常用字。
〔董〕字异体字是菫、蕫、𦱦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00頁,第1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45頁,第2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14頁,第11字
音《唐韻》:多動切;《集韻》:覩動切,𡘋音懂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董,督,正也。《書・大禹謨》:董之用威。
义又,《博雅》:固也。
义又,深藏也。《史記・倉公傳》:氣當大董。
义又,《周禮・春官》辨九𢷎:四曰振動。【鄭註】動讀爲董,書亦或爲董。振董,以兩手相擊也。
义又,《玉篇》:藕根也。
义又,董蕖。《續博物志》:董蕖者,婆羅門云阿苗根,似白芷。
义又,亭名。《左傳・文六年》:改蒐于董。【註】河東汾隂縣有董亭。
义又,澤名。《後漢・郡國志》:文喜邑有董池陂,古董澤。
义又,姓。《左傳・昭二十九年》:昔有颺叔安,有裔子曰董父,實甚好龍,龍多歸之,服事帝舜,賜之姓曰董。又,〈宣二年〉:董狐,古之良史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主勇切,音腫。《羣經音辨》:短也,《左傳》余髮董董,今本作種種。
音又,《字彙補》:董正之董,讀若督,東谷切。
义《集韻》:通作蕫。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愛日堂藏本: 第605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67頁,第8字
《左傳・昭二十九年》昔有颺叔安。
謹照原文颺改飂。
注解
〔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董〕字拼音是dǒ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重。
〔董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重声。①。本义是草名,即鼎蕫。②督察。
〔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ǒng] ⑴ 监督管理⑵ 正:“余将~道而不豫兮”。⑶ 深藏:“年六十已上,气当大~”。⑷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多動切頁碼第21頁,第22字續丁孫
蕫
鼎蕫也。从艸童聲。杜林曰:藕根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符動反頁碼第80頁,第6行,第2字述
薡蕫也。從艸童聲。杜林曰藕根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:「蘱,薡蕫也。」似蒲而細,今人以織履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多動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126頁,第1字許惟賢第54頁,第7字
鼎蕫也。
段注《釋艸》曰:蘱,薡蕫。郭云:似蒲而細。按《說文》無蘱字者,葢許所據衹作類。
从艸。童聲。
段注多動切。九部。亦作董。古童重通用。或用爲童蓈字。誤。
杜林曰:藕根。
段注《漢志》有杜林《倉頡訓纂》一篇,杜林《倉頡故》一篇。此葢二篇中語。藕當從後文作蕅。蕅根猶荷根也。郭樸曰:北方人以藕爲荷。用根爲母號也。然則杜林謂蕅爲蕫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蕫=董。董,正也,故假為「督」。董,錮也。《史記•倉公列傳》「气當大董(錮也)」。
蕫之入聲為督,故借為督。督有正意,故又訓正。
蕫事之蕫訓正,係借為督字(蕫之入聲為督)督有正意,故蕫事乃督事也。《史記•倉公列傳》「气當大董」,董,錮也(「錮也」之訓見《方言》)。
鼎童也。董事(亦作董,古董,蕫通用)之董訓正,為督之假借字,蕫事即督事也。《史記•倉公傳》「气當大董」。董,錮也(見《方言》)。
蕫即董,古童、重通用。董訓正,故假為督用,故董事即督事也。《史記•倉公傳》「气當大董」。董,錮也。
蕫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9頁,第16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5頁,第8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8頁,第7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4頁,第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84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55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85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29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6頁,第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7頁,第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37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616頁【補遺】第16223頁【後編】第18212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26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71頁【崇文】第28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82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38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441頁,第3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73頁,第1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