烔字概述
〔烔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tóng、dòng),部首是火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烔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火、同”。
〔烔〕字仓颉码是FBMR,五笔是OMGK,四角号码是97820,郑码是UOLD,中文电码是7906。
〔烔〕字的UNICODE是U+70D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884,UTF-32:000070D4,UTF-8:E7 83 94。
〔烔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三级字表中,序号7050。
〔烔〕字异体字是燑、爞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601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70頁,第1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20頁,第8字
音《廣韻》:徒紅切;《集韻》:徒東切,𡘋音同。《玉篇》:熱貌。《廣韻》:熱氣烔烔。出《字林》。《博雅》:烔爇也。《集韻》或作爞、燑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徒弄切,音洞 —— 火貌。
注解
〔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。
〔烔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tóng、dò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火、同。
〔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óng] ⑴ 〔~炀( yáng )〕地名,在中国安徽省巢湖市。热气。㈡ [dòng] ⑴ 火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