恫字概述
〔恫〕字拼音是(dòng),部首是忄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恫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忄、同”,五行属火。
〔恫〕字仓颉码是PBMR,五笔是NMGK,四角号码是97020,郑码是ULD,中文电码是1871,区位码是2218。
〔恫〕字的UNICODE是U+606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683,UTF-32:0000606B,UTF-8:E6 81 AB。
〔恫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4352。
〔恫〕字异体字是恿、挏、痌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武英殿刻本: 第922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85頁,第1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29頁,第19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他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他東切,𡘋音通。《說文》:痛也。从心,同「聲」。《詩・大雅》:神罔時恫。《集韻》或作痌恿。
义又,呻吟也。顏師古《正俗》:關中謂呻吟爲呻恫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吐孔切,音捅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徒弄切,音洞 —— 憁恫。不得志也。《史記・蘇秦傳》:恫疑虛喝。
注解
〔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恫〕字拼音是dò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同。
〔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òng] ⑴ 〔~吓( hè )〕恐吓,吓( xià )唬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他紅切頁碼第356頁,第5字續丁孫
恫
痛也。一曰呻吟也。从心同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土蒙反頁碼第864頁,第2行,第1字述
痛也。從心同聲。一曰呻吟。
鍇注臣鍇按:《詩》曰:「神罔時恫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他紅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047頁,第7字許惟賢第895頁,第8字
痛也。
段注《大雅・思齊》傳曰:恫。痛也。《康誥》。恫鰥乃身。
从心。同聲。
段注他紅切。九部。
一曰呻吟也。
段注呻吟見《口部》。《匡謬正俗》曰:太原俗呼痛而呻吟爲通喚。《周書》痌瘝是其義。江南謂呻喚。關中謂呻恫。按前說可包後說。此等恐皆後人入也。
恫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02頁,第1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90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7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57頁,第17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23頁,第2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533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610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206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256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79頁,第1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43頁,第10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654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492頁【補遺】第17592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40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09頁【崇文】第363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475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1041頁,第4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995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