垌字概述
〔垌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dòng、tóng),部首是土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垌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土、同”,五行属土。
〔垌〕字仓颉码是GBMR,五笔是FMGK,四角号码是47120,郑码是BLD,中文电码是8211,区位码是5977。
〔垌〕字的UNICODE是U+578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412,UTF-32:0000578C,UTF-8:E5 9E 8C。
〔垌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4102。
〔垌〕字异体字是埛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古壮字释义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30頁,第1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27頁,第3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59頁,第21字
音《玉篇》:拖孔切,音桶 —— 缶垌也。
义又,姓。宋有垌夫,嘉定閒進士,漢川人。
注解
〔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垌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dòng、tó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同。
〔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òng] ⑴ 田地⑵ 地名用字㈡ [tóng] ⑴ 〔~冢〕地名,在中国湖北省汉川县。㈢ [undefined] ⑴ 〈韩〉地名用字。⑵ 〈韩〉鑿地池貯水。⑶ 〈韩〉堤防。堰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