肔字概述
〔肔〕字拼音是(chǐ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肔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也”或“⺼、也”。
〔肔〕字仓颉码是BPD,五笔是EBN,四角号码是74212,郑码是QYI。
〔肔〕字的UNICODE是U+809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916,UTF-32:00008094,UTF-8:E8 82 94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32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73頁,第2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39頁,第22字
音《廣韻》:移爾切;《集韻》:演爾切;《韻會》:養里切,𡘋音酏。《廣韻》:肔,裂也。《集韻》:刳腸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丑豸切,音褫。又,賞是切,弛上聲 —— 義𡘋同。
义或作胣。
注解
〔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肔〕字拼音是ch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也。
〔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ǐ] ⑴ 古同“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