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字详情
吃
吃字概述
〔吃〕字拼音是(chī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6画。
〔吃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乞”,五行属火。
〔吃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乞声。本义是口吃,结巴。
〔吃〕字仓颉码是RON,五笔是KTNN,四角号码是68017,郑码是JMYD,中文电码是0676,区位码是1952。
〔吃〕字的UNICODE是U+540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507,UTF-32:00005403,UTF-8:E5 90 83。
〔吃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429,属常用字。
〔吃〕字反义词是吐,异体字是㰟、乞、喫、噄、𠯏、𠯡、𠰆、𠹙、𠿊、𡁒、𡄊、𨋻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405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74頁,第1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2頁,第12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居乙切,音訖。《說文》:言蹇難也。《史記・韓非傳》:非爲人口吃,不能道說,而善著書。《前漢・周昌傳》:爲人口吃。《唐史拾遺》:焦遂口吃,對客不出一言,醉後輒酬答如注射,時人目爲酒吃。
义又,與喫同。《新書・耳庳篇》:越王之窮,至乎吃山草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欺訖切,音乞 —— 吃吃,笑貌。
注解
〔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吃〕字拼音是ch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乞。
〔吃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乞声。本义是口吃,结巴。
〔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ī] ⑴ 把东西送进口中咽下,或依靠某种事物生活⑵ 消灭(多用于军事、棋奕)⑶ 吸⑷ 感受⑸ 挨⑹ 承受,支持⑺ 船身入水的深度⑻ 被⑼ 说话结巴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居乙切頁碼第43頁,第7字續丁孫
𠯏
異體𠰆、𠯡、吃
言蹇難也。从口气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幾迄反頁碼第130頁,第1行,第2字述
言蹇難。從口气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揚雄口吃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居乙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34頁,第3字許惟賢第104頁,第2字
言蹇難也。从口。气聲。
段注居乙切。十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今格格不吐之格字。
【格】。吃飯當作既飯。
口吃之吃。既飯。
言不便者。
白话解释
吃,口吃,说话受阻。字形采用“口”作边旁,“气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字形從口、气聲。從口,指說話的動作;气聲,表示音讀,兼表說話口吃時氣流不順暢的摩擦聲。《史記‧卷九十六‧張丞相列傳》描寫張丞相說話:「然臣期期知其不可。」文句中的「期期」,就是模仿說話口吃時的氣流摩擦聲。楷書改為從口、乞聲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吃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0頁,第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22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0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6頁,第2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0頁,第9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75頁,第6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25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811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71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2頁,第27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6頁,第7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44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201頁【補遺】第1631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272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9頁【崇文】第51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65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67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111頁,第4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40頁,第9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