俚字概述
〔俚〕字拼音是(lǐ),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俚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里”,五行属火。
〔俚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里声。本义是聊赖。
〔俚〕字仓颉码是OWG,五笔是WJFG,四角号码是26215,郑码是NKB,中文电码是0200,区位码是5721。
〔俚〕字的UNICODE是U+4FD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442,UTF-32:00004FDA,UTF-8:E4 BF 9A。
〔俚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4264。
〔俚〕字异体字是𨛋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2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5頁,第1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0頁,第3字
音《廣韻》:良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兩耳切;《正韻》:良以切,𡘋音李。《說文》:俚,聊也。《前漢・季布傳贊》:其畫無俚之至耳。【註】晉灼曰:計畫無所聊賴。
义又,鄙俗也。《前漢・司馬遷傳贊》:質而不俚。司馬貞曰:俚卽鄙也。
义又,野人歌曰俚。
义又,《博物志》:交州夷名曰俚子。
义又,通作里。《詩・大雅》:云如何里。【註】愛也。與俚同。
注解
〔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俚〕字拼音是l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里。
〔俚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里声。本义是聊赖。
〔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ǐ] ⑴ 民间的,通俗的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良止切頁碼第259頁,第23字續丁孫
俚
聊也。从人里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六矣反頁碼第666頁,第2行,第3字述
聊也。從人里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又謂俚俗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良止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476頁,第2字許惟賢第648頁,第4字
賴也。
段注賴各本作𦕼。此用《方言》改許書也。今依《漢書》季布傳晉灼注所引正。《方言》。俚,𦕼也。語之轉,字之假借耳。《漢書》曰:其畫無俚之至。無俚卽今所謂無賴。亦語之轉。古叚理爲之。《孟子》。稽大不理於口。趙注。理,賴也。大不賴人之口。
从人。里聲。
段注良止切。一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俚伦當作里。
賴也,俚俗=里俗。俚,賴也。《孟子》「稽大不理於口」。無俚即無賴。
俚俗當作里。
白话解释
俚,聊赖、寄托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里”作声旁。
俚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10頁,第6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52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9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28頁,第2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13頁,第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129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926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992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667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02頁,第8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23頁,第1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658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995頁【補遺】第1719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744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86頁【崇文】第274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59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332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306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764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