𤠫字详情

𭗱

𤠫

ㄌㄧˋ

犭部

13画

10

12画 (傈)

左右结构

KHMWD

QMFF

U 2482B

QTSS

𤠫字概述

𤠫〕字拼音是(lì),部首是犭部,总笔画是13画

𤠫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犭、栗”。

𤠫〕字仓颉码是KHMWD,五笔是QTSS,郑码是QMFF

𤠫〕字的UNICODE是U+2482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9547,UTF-32:0002482B,UTF-8:F0 A4 A0 AB。

𤠫〕字异体字是𤢂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𤠫

ㄌㄧˋ
拼音lì。[~𤢂] 同“傈僳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𤠫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9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12頁,第22

標點整理本: 第37頁,第19

字彙》:力質切,音栗 —— 廟主。正字通》:古廟主木用栗,未有稱傈爲廟主者。篇海》傈本作栗,益信《字彙》註誤。

注解

〔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

〔傈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栗

〔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ì] ⑴ 〔~僳族〕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云南省。⑵ 中国古代制作庙堂神主所用的木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