鹹字详情

xiánㄒㄧㄢˊ

鹵部

20画

9

20画 (鹹)

左右结构

YWIHR

IDAJ

23650

U 9E79

HLQT 86 、 HLOK 98

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撇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横、横、撇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斜钩、撇、点

鹹字概述

〔鹹〕字拼音是(xián),部首是鹵部,总笔画是20画

〔鹹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鹵、咸”。

〔鹹〕字仓颉码是YWIHR,五笔是HLQT86,HLOK98,四角号码是23650,郑码是IDAJ

〔鹹〕字的UNICODE是U+9E7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40569,UTF-32:00009E79,UTF-8:E9 B9 B9。

〔鹹〕字异体字是𨣇𨣝𨤄𪉳

汉字解释

xiánㄒㄧㄢˊ

基本解释

像鹽的味道,含鹽分多的,與“”相對。~味。~鹽。~水湖。
用鹽醃制的。~肉。~魚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含鹽的 。
salted; salty;
鹹魚;鹹肉;鹹水;鹹菜;鹹淚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鹵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611頁,第19

同文書局本: 第1507頁,第20

標點整理本: 第1507頁,第20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胡讒切;《正韻》:胡嵒切,𡘋音咸。說文》:鹹,銜也,北方味也。廣韻》:不淡。韻會》:鹽味。爾雅・釋言》:鹹,苦也。【疏】鹹殊極必苦,故以鹹爲苦也。書・洪範》:潤下作鹹。周禮・天官・醫師》:以鹹養脈。

又,地名。春秋・僖十三年》:會于鹹。【註】衞地,東郡濮陽縣東南有鹹城。

又,《韻會》:古斬切,音減。本草》:李時珍曰:鹹音咸者,潤下之味;音減者,鹽生之名。後人作鹼、作鹻,是矣。

注解

〔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鹵部

〔鹹〕字拼音是xi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鹵、咸

〔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án] ⑴ 像鹽的味道,含鹽分多的,與“淡”相對⑵ 用鹽醃制的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胡毚切頁碼395頁,第7

異體𪉳

鹹銜也。北方味也。从鹵咸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侯彡反頁碼951頁,第3行,第2

鹹銜也。北方味。從鹵咸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胡毚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342頁,第1許惟賢1018頁,第3

鹹銜也。

段注以㬪韵爲訓。

北方味也。

段注酸苦辛甘下不著某方之味。此著之者,錯見也。

从鹵。咸聲。

段注胡毚切。古音在七部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鹵、咸聲。從「鹵」,表示與鹽有關;「咸」表示音讀。隸書形體稍有變化,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鹹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79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992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748頁
4說文校箋第516頁,第2字
5說文考正第467頁,第1字
6說文今釋第1712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896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5791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489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09頁,第10字
11標注說文第495頁,第5字
12說文注箋第4118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1562頁【補遺】第17760頁
14通訓定聲第406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025頁【崇文】第4097頁
16說文句讀第1680頁
17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507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1089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