靻字详情

𭗱

ㄗㄨˇ

革部

14画

5

14画 (靻)

左右结构

TJBM

EELC

47512

U 977B

AFEG

横、竖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

靻字概述

〔靻〕字拼音是(zǔ),部首是革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靻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革、且”。

〔靻〕字仓颉码是TJBM,五笔是AFEG,四角号码是47512,郑码是EELC

〔靻〕字的UNICODE是U+977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779,UTF-32:0000977B,UTF-8:E9 9D BB。

汉字解释

ㄗㄨˇ

基本解释

带嚼口的马笼头。
马笼头上当额的金属饰物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革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315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1386頁,第18

標點整理本: 第1377頁,第21

廣韻》:則古切;《集韻》:總古切,𡘋音祖。廣韻》:靻勒名。集韻》:馬𩋬也。

又,《淮南子・氾論訓》:蘇秦,匹夫徒步之人也,靻鞽嬴蓋,經營萬乗之主。

注解

〔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革部

〔靻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革、且

〔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ǔ] ⑴ 带嚼口的马笼头。⑵ 马笼头上当额的金属饰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