雚字详情

guànㄍㄨㄢˋhuánㄏㄨㄢˊ

隹部

17画

10

18画 (雚)

上下结构

TRRG

EJJN

44215

U 96DA

AKKY

横、竖、竖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撇、竖、点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

雚字概述

〔雚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guàn、huán),部首是隹部,总笔画是17画

〔雚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𨾴”或“雈、吅”或“𨾴”。

〔雚〕字仓颉码是TRRG,五笔是AKKY,四角号码是44215,郑码是EJJN

〔雚〕字的UNICODE是U+96D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618,UTF-32:000096DA,UTF-8:E9 9B 9A。

〔雚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1guànㄍㄨㄢˋ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,一种水鸟,即白鹳,形似鹭。
芄兰,一种草。

2huánㄏㄨㄢˊ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,荻,形状像芦苇,茎可编苇席:“~苇有积。”
姓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隹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274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1368頁,第38

標點整理本: 第1358頁,第4

唐韻》:工換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古玩切,𡘋音灌。說文》:雚,小爵也。从萑,吅聲。玉篇》:水鳥。詩・豳風》:雚鳴于垤。集韻》或作鸛。

又,草名。爾雅・釋草》:雚,芃蘭〔雚,芄蘭〕【註】雚,芃〔雚,芄〕,蔓生,斷之有白汁,可啖。【釋文】雚,音貫。

又,《集韻》:胡官切,音桓 —— 與芃同〔與芄同。案:《集韻》注:《說文》「芄蘭,莞也」,引《》芄蘭之枝。《爾雅》作雚〕。詳艸部芃字註〔詳艸部芄字註〕

又,《集韻》:古丸切,音官 —— 水鳥也。或作鸛。

注解

〔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隹部

〔雚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guàn、huá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雈、吅、;、艹、𨾴

〔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uàn] ⑴ 同“鹳”,一种水鸟,即白鹳,形似鹭。⑵ 芄兰,一种草。 [huán] ⑴ 同“萑”,荻,形状像芦苇,茎可编苇席:“~苇有积。”⑵ 姓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上反切工奐切頁碼113頁,第14

雚小爵也。从雈吅聲。《詩》曰:「雚鳴于垤。」

附注徐灝注箋:「鈕(樹玉)云:『小』當為『水』之譌。《玉篇》:『雚,水鳥也。』灝按:鄭箋亦云『水鳥』。雚、鸛,古今字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七反切古翰反頁碼298頁,第2行,第2

雚小爵也。從雈吅聲。《詩》曰:「雚鳴于垤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今俗作鸛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上反切工奐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575頁,第3許惟賢257頁,第4

雚雚爵也。

段注三字句。爵當作雀。雚今字作鸛。鸛雀乃大鳥。各本作小爵。誤。今依《太平御覽》正。陸機疏云:鸛,鸛雀也。亦可證。陸云:似鴻而大。《莊子》作觀雀。《土部》垤下,《鳥部》鳳下皆作鸛。係俗改。

从雈。吅聲。

段注工奂切。十四部。

詩曰:雚鳴于垤。

段注《豳風》文。今詩作鸛。《釋文》曰:本又作雚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雚鵲。鸛乃别。

雚鵲(爵或雀デニヤラ?)。鸛乃别。

雚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24頁,第2字
2陳昌治本第303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238頁
4說文校箋第150頁,第12字
5說文考正第144頁,第5字
6說文今釋第509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877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2055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740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90頁,第5字
11標注說文第147頁,第12字
12說文注箋第1122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4071頁【補遺】第16606頁
14通訓定聲第2818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298頁【崇文】第1189頁
16說文句讀第431頁
17說文新證第293頁,第1字
18章授筆記第161頁,第6字
19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140頁,第1字
20古字釋要第383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