涫字详情

guānㄍㄨㄢ
二级汉字通用字

氵部

11画

8

12画 (涫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EJRR

VWY

33177

6842

U 6DAB

IPNN 86 、 IPNG 98

点、点、提、点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折、横

涫字概述

〔涫〕字拼音是(guān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涫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官”,五行属水。

〔涫〕字仓颉码是EJRR,五笔是IPNN86,IPNG98,四角号码是33177,郑码是VWY,区位码是6842

〔涫〕字的UNICODE是U+6DA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075,UTF-32:00006DAB,UTF-8:E6 B6 AB。

〔涫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4980

〔涫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1guānㄍㄨㄢ

基本解释

沸滚。~沸。~汤(沸腾的水)。

2guànㄍㄨㄢˋ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沸滚。
boil;
涫,沸也。从水,官声。 —— 《说文》。俗字作滚。肠如涫汤。 —— 《史记·龟策传》汤泉涫沸,洪波漂厉。 —— 三国魏· 刘邵《赵都赋》涫涫纷纷,孰知其形。 —— 《荀子·解蔽》
涫汤(沸滚的水);涫沸(沸腾;混乱);涫涫(沸腾貌)
2.假借为“”。盥洗。
wash;
进涫漱巾栉。 —— 《列子·黄帝》
涫潄(盥漱。亦指盥漱用的水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497頁,第29

同文書局本: 第627頁,第33

標點整理本: 第575頁,第3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古玩切,音貫。說文》:𩰾也。荀子・解蔽篇》:涫涫紛紛,孰知其形。

又,《集韻》:胡玩切,音換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:古丸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沽歡切,𡘋音官 —— 樂涫,縣名,屬酒泉郡。見《前漢・地理志》。

又,溹涫,水名,卽桑乾水。見《水經注》。

注解

〔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涫〕字拼音是gu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官

〔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uān] ⑴ 沸滚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古丸切頁碼373頁,第21

涫𩰾也。从水𡧺聲。酒泉有樂涫縣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古安反頁碼914頁,第4行,第2

涫𩰾也。從水官聲。酒泉有樂涫縣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史記・龜策傳》曰:「心如涫湯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古丸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242頁,第1許惟賢975頁,第10

涫𩰾也。

段注《春秋繁露》。燔以涫湯。《韓詩外傳》作沸湯。然則涫𩰾一也。《周禮》注曰:今燕俗名湯𤍠爲觀。觀卽涫。今江蘇俗語𩰾水曰滾水。滾水卽涫。語之轉也。

从水。官聲。

段注古丸切。十四部。

酒泉有樂涫縣。

段注二志同。故城在今甘肅肅州高臺縣西北鎭夷城西南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今云水滾(沸)當作涫。

𩰾也。滾沸=涫𩰾

涫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39頁,第14字
2陳昌治本第946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712頁
4說文校箋第490頁,第10字
5說文考正第446頁,第7字
6說文今釋第1634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2774頁,第4字
8說文探原第554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387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294頁,第27字
11標注說文第472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3950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1107頁【補遺】第17686頁
14通訓定聲第2933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981頁【崇文】第3921頁
16說文句讀第1598頁
17章授筆記第463頁,第6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205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1040頁,第9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