衱字概述
〔衱〕字拼音是(jié),部首是衤部,总笔画是8画。
〔衱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衤、及”。
〔衱〕字仓颉码是LNHE,五笔是PUEY86,PUBY98,四角号码是37247,郑码是WTMS。
〔衱〕字的UNICODE是U+887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929,UTF-32:00008871,UTF-8:E8 A1 B1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665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12頁,第1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87頁,第17字
音《唐韻》:居怯切;《集韻》:訖業切,𡘋音劫。《玉篇》:裾也。《爾雅・釋器》:衱謂之裾。杜甫詩:背後何所見,珠壓腰衱穩稱身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極{曄}切,音极 —— 交領謂之衱。《廣韻》:衣領也。《博雅》:襋、衱謂之褗。
注解
〔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。
〔衱〕字拼音是ji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及。
〔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é] ⑴ 衣裾。⑵ 古同“袷”。⑶ 裙带:“珠压腰~稳称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