捷字详情
捷
捷字概述
〔捷〕字拼音是(jié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捷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疌”,五行属金。
〔捷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疌( jié )声。本义是战利品。
〔捷〕字仓颉码是QJLO,五笔是RGVH,四角号码是55081,郑码是DAXI,中文电码是2212,区位码是2961。
〔捷〕字的UNICODE是U+637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463,UTF-32:00006377,UTF-8:E6 8D B7。
〔捷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167,属常用字。
〔捷〕字异体字是㨗、㨩、掶、插、疌、𢱅、𢳿、𢶝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41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35頁,第2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82頁,第20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疾葉切,音倢,讀若潛入聲。《說文》:獵也、軍獲得也。《春秋・莊三十一年》:齊侯來獻戎捷。《榖梁傳》:軍得曰捷。
义又,《廣韻》:尅也、勝也、成也。《增韻》:報勝曰捷。《詩・小雅》:一月三捷。
义又,佽也、疾也、急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征夫捷捷。【疏】舉動敏疾之貌。《前漢・東方朔傳》:捷若慶忌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際接翜,捷也。【鄭註】捷者,相接績也。
义又,數名。《小爾雅》:二十四銖曰兩,兩有半曰捷。
义又,姓。《淮南子・人閒訓》:黃帝臣捷剟。《前漢・藝文志》:〈捷子〉二篇。【註】齊人武帝時說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七接切,音妾 —— 捷捷,口舌聲。《詩・小雅》:捷捷幡幡,謀欲譖言。通作誱,亦作唼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測洽切 —— 與插同。曹植〈七啟〉:捷忘歸之矢。
注解
〔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捷〕字拼音是ji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疌。
〔捷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疌( jié )声。本义是战利品。
〔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é] ⑴ 战胜⑵ 战胜所获⑶ 快,迅速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疾葉切頁碼第408頁,第16字續丁孫
捷
獵也。軍獲得也。从手疌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齊人來獻戎捷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疾聶反頁碼第979頁,第6行,第3字述
獵也,軍獲淂也。從手疌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齊人來獻戎捷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疾葉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2440頁,第4字許惟賢第1061頁,第7字
獵也。
段注以㬪韵爲訓。謂如逐禽而得之也。
軍獲得也。
段注《小雅》。一月三捷。傳曰:捷,勝也。箋云:往則庶乎一月之中三有勝功。《春秋經》。齊矦來獻戎捷。易。晝日三接。《內則》。接以大牢。鄭注皆讀爲捷,勝也。是古文叚借字也。又按《大雅》征夫捷捷,言樂事也。又有瞽傳曰:業,大板也。捷業如鋸齒。皆其引申之義。
从手。疌聲。
段注疾葉切。八部。
《春秋傳》曰:齊人來獻戎捷。
段注莊三十一年。《左氏》,公,穀皆作齊矦。按作人近是。不必親來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不但訓勝,兼訓獲得。勝國者,所獲得之國也。
獵也。獵以得禽獸,故捷不僅勝,必兼有所獲得也。已亡之國曰勝國者,言所獲得之國也。訓速者,係=疌。
獵也。獵以得禽獸,故捷不僅勝,必兼有所獲得也。已亡之國曰勝國者,言獲得之國也。訓速者,係疌字之假。
白话解释
捷,猎获,军队战胜后缴获物资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疌”作声旁。《春秋传》上说过:“齐人来朝,并敬献攻打 西戎的战利品。”
字形解说
金文從邑、從艸、從戈,字形來源頗為複雜,學者意見不同,姑且不討論。篆文從手、疌聲。隸書、楷書同。「捷」字從「手」為義符,表示是與手有關的動作;從「疌」為聲符,有兼義的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疌」字的本義為「疾也」,此義與「捷」的「快速」一義密切相關,因此有兼義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捷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06頁,第17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034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7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39頁,第1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84頁,第1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783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015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035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589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21頁,第3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17頁,第8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277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985頁【補遺】第1782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413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67頁【崇文】第426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59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509頁,第5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723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129頁,第1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