芥字概述
〔芥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jiè、gài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芥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介”,五行属木。
〔芥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介声。本义是蔬菜名。即“芥菜”。
〔芥〕字仓颉码是TOLL,五笔是AWJJ,四角号码是44228,郑码是EOND,中文电码是5354,区位码是2970。
〔芥〕字的UNICODE是U+82A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445,UTF-32:000082A5,UTF-8:E8 8A A5。
〔芥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667,属次常用字。
〔芥〕字异体字是𠟝、𦬉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442頁,第1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19頁,第3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87頁,第32字
音《唐韻》:古拜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居拜切,𡘋音戒。《說文》:菜也。《禮・內則》:秋用芥。《儀禮・公食大夫禮》:炙南醢,以西豕胾,芥醬,魚膾。【註】芥醬,芥實醬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蘴蕘,趙魏之閒謂之大芥,其小者謂之辛芥,或謂之香芥。《爾雅翼》:芥似菘而有毛,極辛苦。《續博物志》:食芥墮淚。
义又,草芥。揚子《方言》:自淮以西,或曰草,或曰芥。
义又,纖芥,細微貌。《繁露・王道篇》:《春秋》記纖芥之失。
音又,蔕芥,見蔕字註。又,《集韻》:訖黠切,音戛 —— 小草。
音又,叶居吏切,音記。王粲〈浮淮賦〉:軸轤千里,名卒億計;運兹威以赫怒,淸海隅之舞芥。
义《直音》作芥。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愛日堂藏本: 第578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65頁,第26字
《揚子・方言》或謂之香芥。
謹照原文香芥改幽芥。
注解
〔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芥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iè、gà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介。
〔芥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介声。本义是蔬菜名。即“芥菜”。
〔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è] ⑴ 〔~菜〕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种子黄色,味辛辣,磨成粉末,称“芥末”,作调味品。按用途分为叶用芥菜(如“雪里蕻”);茎用芥菜(如“榨菜”);根用芥菜(如“大头菜”)。⑵ 小草,喻轻微纤细的事物㈡ [gài] ⑴ 〔~菜〕一年生草本植物,芥菜的变种,叶大,表面多皱纹,叶脉显著,可食。亦作“盖菜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古拜切頁碼第29頁,第29字續丁孫
芥
菜也。从艸介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茍瘵反頁碼第104頁,第5行,第1字述
菜也。從艸介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古拜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78頁,第1字許惟賢第78頁,第1字
菜也。
段注借爲艸芥,纖芥字。
从艸。介聲。
段注古拜切。十五部。籒文作𦲈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草丯、纖丯,不當作芥。
草芥當作丯,塵芥當作𡑷。
草芥、纖芥,皆當作丯,塵芥=𡑷,芥蒂係疊韻字,不取其義。
草芥,纖芥皆當作丯。心中不悅曰芥蒂(帝),係疊韻字,塵芥當作𡑷。
芥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6頁,第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0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3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1頁,第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4頁,第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23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38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94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91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3頁,第1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0頁,第1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32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872頁【補遺】第1626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653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2頁【崇文】第40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22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51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561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93頁,第6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