臶字概述
〔臶〕字拼音是(jiàn),部首是至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臶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至、存”。
〔臶〕字仓颉码是MGKLD,五笔是GCFB,四角号码是14147,郑码是HBIY。
〔臶〕字的UNICODE是U+81F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270,UTF-32:000081F6,UTF-8:E8 87 B6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97頁,第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01頁,第2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70頁,第13字
音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才甸切;《正韻》:在甸切,𡘋音荐。《廣韻》:再至也。《韻會》:重也。
义又,通作洊。《易・坎卦》:水洊至。又,《震卦》:洊雷震。
义亦通作荐。《左傳・僖十三年》:晉荐饑。《爾雅・釋天》:仍饑爲荐。
义亦通作薦。《詩・大雅》:天方薦瘥,饑饉薦臻。【註】薦荐義同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徂悶切,音鐏 —— 古人名。魏時張臶。
注解
〔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至部。
〔臶〕字拼音是ji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至、存。
〔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àn] ⑴ 再到;重到。⑵ 再;重:“烦枯~加,焦怼益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