禒字详情

𭗱

xiǎnㄒㄧㄢˇ
三级汉字

礻部

13画

9

14画 (禒)

左右结构

IFVNO

WSZG

37232

U 7992

PYXE

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点、撇折、横撇/横钩、横、撇、弯钩、撇、撇、撇、捺

禒字概述

〔禒〕字拼音是(xiǎn),部首是礻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禒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示、彖”或“礻、彖”。

〔禒〕字仓颉码是IFVNO,五笔是PYXE,四角号码是37232,郑码是WSZG

〔禒〕字的UNICODE是U+799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1122,UTF-32:00007992,UTF-8:E7 A6 92。

〔禒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607

汉字解释

xiǎnㄒㄧㄢˇ

基本解释

祭余之肉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示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022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845頁,第6

標點整理本: 第805頁,第24

篇海》:息淺切,音癬 —— 祭餘肉。

正字通》:祿字之譌。

注解

〔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示部

〔禒〕字拼音是xi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礻、彖

〔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ǎn] ⑴ 祭余之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