瞁字概述
〔瞁〕字拼音是(xù),部首是目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瞁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目、狊”。
〔瞁〕字仓颉码是BUBUK,五笔是HHDY,四角号码是66084,郑码是LLGS。
〔瞁〕字的UNICODE是U+778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593,UTF-32:00007781,UTF-8:E7 9E 81。
〔瞁〕字异体字是㷦、規、𤋀、𦝳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目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944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13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71頁,第2字
音《廣韻》:許役切;《集韻》:呼役切,𡘋兄入聲 —— 驚視貌。周邦彥〈汴都賦〉:心駭神悸,瞁䁨而不敢進。盛恩〈北固山賦〉:瞁然失色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呼狊切,馨入聲 —— 義同。或作𥆛。
注解
〔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。
〔瞁〕字拼音是x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目、狊。
〔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ù] ⑴ 惊视:“心駥神悸,~䁨而不敢進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