痼字详情

ㄍㄨˋ
二级汉字通用字

疒部

13画

8

13画 (痼)

半包围结构

形声字

KWJR

TJEJ

00160

4037

8083

U 75FC

ULDD

点、横、撇、点、提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

痼字概述

〔痼〕字拼音是(gù),部首是疒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痼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疒、固”,五行属木。

〔痼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疒( jí ),表示与疾病有关。固声。“固”( 顽固 )也具有表意作用。本义是疾病经久难愈的。

〔痼〕字仓颉码是KWJR,五笔是ULDD,四角号码是00160,郑码是TJEJ,中文电码是4037,区位码是8083

〔痼〕字的UNICODE是U+75F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204,UTF-32:000075FC,UTF-8:E7 97 BC。

〔痼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542

〔痼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ㄍㄨˋ

基本解释

经久难治愈的病。~疾。
长期养成的不易克服的癖好、习惯。~癖。~习。~弊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1.形声。从疒( jí ),表示与疾病有关。固声。“”(顽固)也具有表意作用。本义:疾病经久难愈的。
2.同本义。
chronic;
痼,久病也。 —— 《玉篇》邓太后以皇子 胜有痼疾。 —— 《后汉书·周章传》
痼瘵(积久难治的病。亦指患痼疾的人)
3.引申为根深蒂固的,难改变的。
inveterate;
烟霞成痼癖,声价藉巢由。 —— 元·潘音《反北山嘲》
痼习;痼癖(不能改掉的积习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857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775頁,第28

標點整理本: 第730頁,第5

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古慕切,音顧。說文》本作㽽,久病也。正韻》:久固之疾。後漢・光武紀》:京師醴泉湧出,飲之者痼疾皆愈。抱朴子・微旨卷》:抱痼疾而言精和鵲之伎。

又,《韻會》:通作固。禮・月令》:國多固疾。

亦通作錮。前漢・賈誼傳》:必爲錮疾。

注解

〔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

〔痼〕字拼音是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固

〔痼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疒( jí ),表示与疾病有关。固声。“固”( 顽固 )也具有表意作用。本义是疾病经久难愈的。

〔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ù] ⑴ 经久难治愈的病⑵ 长期养成的不易克服的癖好、习惯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下反切古慕切頁碼248頁,第15

異體

㽽久病也。从𤕫古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四反切古語反頁碼636頁,第5行,第2

㽽久病。從疒古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𭄘楨詩曰『余嬰沈痼疾,竄身清漳濵。自夏反徂秋,曠爾十餘旬』是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下反切古慕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407頁,第4許惟賢616頁,第10

痼久病也。

段注多假固爲之。《月令》。十二月行春令。則國多固疾。注曰:生不充其性。有久疾。癈疾爲錮疾。痼謂久疾。故許異其義。

𤕫。固聲。

段注古慕切。五部。

㽽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87頁,第5字
2陳昌治本第622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476頁
4說文校箋第314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299頁,第22字
6說文今釋第1080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1845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3849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592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92頁,第17字
11標注說文第309頁,第1字
12說文注箋第2531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7676頁【補遺】第17145頁【後編】第14822頁
14通訓定聲第1647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657頁【崇文】第2625頁
16說文句讀第1009頁
17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69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735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