獸字详情
獸
獸字概述
〔獸〕字拼音是(shòu),部首是犬部,总笔画是19画。
〔獸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嘼、犬”。
〔獸〕字仓颉码是RRIK,五笔是KKLD,四角号码是63684,郑码是JJGS。
〔獸〕字的UNICODE是U+737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9560,UTF-32:00007378,UTF-8:E7 8D B8。
〔獸〕字异体字是兽、嘼、狩、獣、𠾧、𤢚、𰡧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下 部首:犬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722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21頁,第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74頁,第9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舒救切,音狩。《說文》:守備者。从嘼、从犬。《爾雅・釋鳥》:四足而毛謂之獸。《書・益稷》:百獸率舞,庶尹允諧。《周禮・天官》:獸人掌罟田獸,辨其名物。又,〈天官・庖人〉:六獸。【註】鄭司農云六獸,麋、鹿、熊、麕、野豕、兔也。
义又,《儀禮・特牲饋食禮》:棜在其南,南順;實獸于其上,東首。【註】獸,腊也。
注解
〔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。
〔獸〕字拼音是shò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嘼、犬。
〔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òu] ⑴ 通“狩”。打獵。⑵ 四足哺乳動物,多指野獸。⑶ 泛指鳥獸。⑷ 臘,乾肉。⑸ 獸形的。如⑹ 如野獸般的。比喻野蠻、下流。如⑺ 獸炭的省稱。⑻ 通“嘼( xù )”。牲畜,家畜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舒救切頁碼第485頁,第12字續丁孫
獸
異體𤢚
守備者。从嘼从犬。
附注楊樹達《積微居小學述林》:「从犬者,獵必以犬,此狩獵之所用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詩救反頁碼第1131頁,第3行,第1字述
守僃也。從犬,嘼亦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獸,守山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舒救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956頁,第3字許惟賢第1284頁,第8字
守備者也。
段注以曡韵爲訓。能守能備,如虎豹在山是也。
一曰㒳足曰禽。四足曰獸。
段注十字見《爾雅音義》。與《釋鳥》云二足而羽謂之禽,四足而毛謂之獸合。許於鳥字下曰:長尾,禽總名也。與此同。與禽字下異。
从嘼。从犬。
段注《少儀》有守犬。守禦宅舍者也。故从之會意。舒救切。三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守備者也。因之管山林之官皆以獸為名,如虞衡等是也。
守備者也。因之管山林之官皆以獸為名,如虞衡,衡鹿等是也。
守備者也,故凡守山林之官多以獸名,如虞衡、衡鹿等是。
白话解释
獸,守候时机、备战行猎。字形采用“兽、犬”会义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、金文字形皆為從犬、從單,單或省作。「犬」為狗,「單」為繫鈴的旗子。古人打獵,有旗,以示族群;有犬,用以追逐獵物。二者相合正像眾人率犬打獵的樣子。戰國楚系文字作「
」,即甲骨文、金文字形直接隸定者;秦系文字則於單下增旗礅作「
」,為篆文字形之所本。則「嘼」與「單」實一字之異體。隸書及楷書字形據篆文而略有省變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規範字作「兽」。
獸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62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240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92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48頁,第1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78頁,第6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150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583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7193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3063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85頁,第8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622頁,第1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512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4080頁【補遺】第18112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062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86頁【崇文】第514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122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605頁,第5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923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333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