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字概述
〔收〕字拼音是(shōu),部首是攵部,总笔画是6画。
〔收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丩、攵”,五行属水。
〔收〕字仓颉码是VLOK,五笔是NHTY,四角号码是28740,郑码是ZIMO,中文电码是2392,区位码是4253。
〔收〕字的UNICODE是U+653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910,UTF-32:00006536,UTF-8:E6 94 B6。
〔收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573,属常用字。
〔收〕字反义词是发、支、放、种、送,异体字是㧃、収、敊、𠬧、𦀏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下 部首: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118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68頁,第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16頁,第3字
音《唐韻》:式周切;《集韻》:尸周切,𡘋音荍。《說文》:捕也。《五經文字》作収,訛。《詩・大雅》:此宜無罪,女反收之。【傳】收,拘收也。
义又,《詩・周頌》:我其收之。【傳】收,聚也。
义又,《禮・玉藻》:有事則收之。【疏】當有事之時,則收斂之。
义又,《左傳・襄二十七年》:何以恤我,我其收之。【註】收,取也。
义又,《戰國策》: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。【註】收,猶息也。
义又,《博雅》:收,振也。《中庸》:振河海而不洩。【朱傳】振,收也。
义又,車軫也。《詩・秦風》:小戎俴收。【傳】收,軫也。
义又,夏冠名。《儀禮・士冠禮》:周弁,殷冔,夏收。【註】收,言所以收斂髮也。
义又,神名。《禮・月令》:其神蓐收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舒救切,音狩 —— 獲多也。《禮・月令》:農事備收。【釋文】收,如字;又,守又反。
音又,《易・井卦》:井收勿幕。【疏】凡物可收成者,則謂之收。朱子《本義》:收,汲取也。詩救反,又如字。
注解
〔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攴部。
〔收〕字拼音是shō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丩、攵。
〔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ōu] ⑴ 接到,接受⑵ 藏或放置妥当⑶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⑷ 招回⑸ 聚,合拢⑹ 结束⑺ 逮捕,拘押⑻ 约束,控制(感情或行动)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式州切頁碼第98頁,第28字續丁孫
收
捕也。从攴𠃚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申邱反頁碼第263頁,第4行,第2字述
捕也。從攴丩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式州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499頁,第2字許惟賢第223頁,第14字
捕也。
段注《手部》曰:捕,取也。
从攴。丩聲。
段注式州切。三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捕取。收斂之收,丩字之假借。
與叔一聲之轉,古少入聲,叔讀收,故此二字實一字。
捕也。收入、收斂之收。⑴ 收斂之收,丩字之假借。⑵「收拾、收斂=收。」⑶三處合觀,莫明其妙。竢質。
白话解释
收,逮捕。字形采用“攴”作边旁,“丩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字形從攴、丩聲。從攴,攴字像從又持杖,指攻擊而言;丩聲,聲兼義,丩字像草相纏繞糾結,表示將犯人拘捕。從攴、丩聲,以會拘捕犯人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皆從戰國文字字形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收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94頁,第10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267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1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31頁,第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25頁,第1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446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763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797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647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79頁,第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30頁,第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970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3695頁【補遺】第1655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972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264頁【崇文】第105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375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145頁,第4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691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340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