溟字详情
溟
溟字概述
〔溟〕字拼音是(míng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溟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冥”,五行属水。
〔溟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冥声。本义是小雨濛濛。
〔溟〕字仓颉码是EBAC,五笔是IPJU,四角号码是37180,郑码是VWSO,中文电码是3298,区位码是6873。
〔溟〕字的UNICODE是U+6E9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319,UTF-32:00006E9F,UTF-8:E6 BA 9F。
〔溟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586。
〔溟〕字异体字是冥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525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40頁,第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87頁,第18字
音《唐韻》:莫經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忙經切,並音冥。《說文》:小雨溟溟也。揚子《太𤣥經》:密雨溟沐。【註】溟沐,漸漬潤澤之意。
义又,海也。《十洲記》:東王所居處,山外有員海;員海水色正黑,謂之溟海。通作冥。《莊子・逍遙遊》:北溟有魚。
义又,瀴溟,水勢絕遠杳冥之貌。木華〈海賦〉:經途瀴溟。
义又,巊溟,山氣暗昧之狀。左思〈吳都賦〉:巊溟鬱𡶒。
义又,杳溟,水勢渺深激蕩也。郭璞〈江賦〉:雷注杳溟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莫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母迥切,𡘋音茗 —— 與瀴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莫逖切,音覓 —— 亦小雨也。
注解
〔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溟〕字拼音是mí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冥。
〔溟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冥声。本义是小雨濛濛。
〔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íng] ⑴ 〔~~〕a.形容潮湿、潮润;b.形容昏暗。⑵ 海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莫經切頁碼第371頁,第21字續丁孫
溟
小雨溟溟也。从水冥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民甹反頁碼第909頁,第5行,第1字述
小雨溟溟也。從水冥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莫經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2227頁,第1字許惟賢第969頁,第2字
小雨溟溟也。
段注《太玄經》。密雨溟沐。《玉篇》曰:溟濛小雨。荘子南溟北溟,其字當是本作冥。
从水。冥聲。
段注莫經切。十一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北溟當作冥。水官曰玄冥。
溟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35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38頁,第10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07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84頁,第12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43頁,第10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621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751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500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369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92頁,第27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68頁,第1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924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040頁【補遺】第1767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450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75頁【崇文】第389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585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60頁,第8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171頁,第4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033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