渝字详情
渝
渝字概述
〔渝〕字拼音是(yú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渝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俞”,五行属水。
〔渝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俞声。本义是水由净变污,引申为改变,变。
〔渝〕字仓颉码是EOMN,五笔是IWGJ,四角号码是38121,郑码是VOQK,中文电码是3254,区位码是5169。
〔渝〕字的UNICODE是U+6E1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189,UTF-32:00006E1D,UTF-8:E6 B8 9D。
〔渝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763。
〔渝〕字异体字是𠔡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511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33頁,第4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81頁,第7字
音《唐韻》:羊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容朱切,𡘋音兪。《說文》:變汙也。《爾雅・釋言》:渝,變也。《詩・鄭風》:舍命不渝。
义又,水名。《說文》:渝水,在遼西臨渝,東出塞。
义又,水名。《水經注》:宕渠郡,蓋古賨國,今賨城縣有渝水。
义又,州名。《廣韻》:本巴國,漢爲巴郡之江州縣,梁於巴郡置楚州,隋攺爲渝州。《廣輿記》:今爲重慶府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兪戍切,音裕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大透切,音豆 —— 水名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夷周切,音由。《詩・鄭風》:羔裘如濡,洵直且侯;彼其之子,舍命不渝。
注解
〔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渝〕字拼音是y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俞。
〔渝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俞声。本义是水由净变污,引申为改变,变。
〔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ú] ⑴ 改变,违背(多指感情或态度)⑵ 中国重庆直辖市的别称。因为重庆境内嘉陵江古称渝水,“渝”也作为重庆的简称沿用至今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羊朱切頁碼第376頁,第4字續丁孫
渝
變汙也。从水兪聲。一曰渝水,在遼西臨俞,東出塞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羊朱反頁碼第919頁,第7行,第1字述
變汙也。從水俞聲。一曰:渝水,出遼西臨渝,東出塞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春秋左傳》曰:『專之渝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羊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2262頁,第1字許惟賢第984頁,第3字
變污也。
段注《釋言》曰:渝,變也。《鄭風》傳,虞翻注易,杜注《左傳》皆同。許謂瀞而變污。
从水。俞聲。
段注羊朱切。四部。
一曰渝水在遼西臨渝。東出塞。
段注遼西郡臨渝,二志同。臨渝故城無考。《前志》臨渝下曰:渝水,首受白狼。東入塞外。又有侯水。北入渝。同郡交黎縣下曰:渝水,首受塞外。南入海。按《水經注》遼水篇詳白狼水,渝水,候水。今渝水未詳。《一統志》於永平府曰:古今水道變遷。所當闕疑。
渝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44頁,第1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54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17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95頁,第1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49頁,第1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648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799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592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405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97頁,第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76頁,第1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984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182頁【補遺】第1770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433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87頁【崇文】第394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613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247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049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