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字详情
奥
奥字概述
〔奥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ào、yù),部首是大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奥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丿、𭁨、大”或“𰃦、米、大”,五行属土。
〔奥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本义是古时指房屋的西南角。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者居坐之处。
〔奥〕字仓颉码是HBK,五笔是TMOD,四角号码是27804,郑码是NLUG,中文电码是1159,区位码是1634。
〔奥〕字的UNICODE是U+596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885,UTF-32:00005965,UTF-8:E5 A5 A5。
〔奥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701,属常用字。
〔奥〕字异体字是奧、𡪃、𡪿、𥨩、𦼣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大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99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53頁,第1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89頁,第1字
音《唐韻》:烏到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於到切,𡘋音墺 —— 室西南隅,人所安息也。《禮・曲禮》:爲人子者,居不主奧。〈禮運〉:人情以爲田,故人以爲奧也。
义又,五祀之祭。饒雙峰曰:五祀,先設主席,而祭于其所,親之也。後迎尸而祭于奧,尊之也。
义又,官職。《東觀漢記》:桓帝時,初置祕書監,宜掌祕奧。
义又,積聚。〈周語〉:野無奧草。
义又,烹和也。《荀子・大略篇》:泔之傷人,不若奧之。
义又,山名。《山海經》:丑陽之東三百里曰奧山,奧水出焉。
音又,七亂切,音竄 —— 爨神也。《禮・禮運》:奧者,老婦之祭也。【註】奧,當作爨,祭至尸食竟而祭爨神,其神則先炊也,故謂之老婦。
音又,《正韻》:乙六切,音郁 —— 隈也。水內曰奧。與澳隩通。
义又,與燠同。《詩・小雅》:日月方奧。《前漢・五行志》:厥罰常奧。
音从
注解
〔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大部。
〔奧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ào、yù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𰃦、、;、、大。
〔奧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本义是古時指房屋的西南角。古時祭祀設神主或尊者居坐之處。
〔奧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ào] ⑴ 含義深,不易理解⑵ 室內的西南角,泛指房屋及其他深處隱蔽的地方⑶ 姓。㈡ [yù] ⑴ 濁。⑵ 同“燠”,曖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烏到切頁碼第240頁,第3字續丁孫
𡪃
異體奧、奥
宛也。室之西南隅。从宀𨤑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𢍏非聲,未詳。
蔣注案:从宀之字,唯向、奧之隸定字形不同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乙告反頁碼第612頁,第6行,第1字述
宛也。室之西南隅。從宀𢍏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宛,深也,故從宷,古審字也。人所居,故從宀,會意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烏到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350頁,第4字許惟賢第591頁,第9字
宛也。
段注宛奥雙聲。宛者,委曲也。室之西南隅。宛然深藏。室之尊處也。
室之西南隅。从宀。𢍏聲。
段注烏到切。古音在三部。按廾部𢍏讀若書卷。則奥宜讀若怨。而古音不尒者,取雙聲爲聲也。
奧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69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598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60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99頁,第1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87頁,第8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038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769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722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525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84頁,第1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95頁,第8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431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411頁【補遺】第1710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119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30頁【崇文】第251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970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307頁,第5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771頁,第3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704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