涎字详情
涎
涎字概述
〔涎〕字拼音是(xián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涎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延”,五行属水。
〔涎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延声。本义是唾沫,口水。
〔涎〕字仓颉码是ENKM ENKV,五笔是ITHP,四角号码是32141,郑码是VYMI,中文电码是3241,区位码是4749。
〔涎〕字的UNICODE是U+6D8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046,UTF-32:00006D8E,UTF-8:E6 B6 8E。
〔涎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4339,属次常用字。
〔涎〕字异体字是㳄、㳭、㵪、湺、𠿢、𣳧、𣵤、𣵿、𣶙、𣶚、𣶛、𣶜、𣷜、𣹺、𣼞、𨺘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495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26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74頁,第2字
音《廣韻》:夕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徐連切;《正韻》:徐延切,𡘋音唌 —— 與㳄同。《說文》:慕欲口液也。賈誼〈新書〉:垂涎相吿。
音又,《廣韻》:于線切;《集韻》:延面切,𡘋音羨 —— 湎涎,水流貌。
义又,迆涎,邐迆相連也。木華〈海賦〉:迆涎八裔。
注解
〔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涎〕字拼音是xi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延。
〔涎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延声。本义是唾沫,口水。
〔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ián] ⑴ 唾沫,口水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敘連切頁碼第288頁,第14字續丁孫
㳄
異體涎
慕欲口液也。从欠从水。凡㳄之屬皆从㳄。
𣶚
異體𣵿、𣶜
㳄或从𠈉。
𣶙
異體𣶛
籒文㳄。
附注《玉篇・㳄部》:「㳄,亦作涎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夕連反頁碼第727頁,第5行,第1字述
慕欲口液。從欠、水。凡㳄之屬,皆從㳄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俗訛作涎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727頁,第6行,第1字述
㳄或從侃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727頁,第6行,第2字述
籒文㳄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敘連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654頁,第5字許惟賢第725頁,第6字
慕欲口液也。
段注有所慕欲而口生液也。故其字从欠水。
从欠水。
段注會意。敘連切。十四部。俗作涎。郭注《爾雅》作唌。
凡㳄之屬皆从㳄。
㳄或从侃。
段注侃聲也。
籒文㳄。
段注如𣹳𣻣皆籒文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泉,醫書但作泉,今作涎。盗亦从㳄【羡】。
醫書作泉,俗作涎。
㳄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68頁,第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722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50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70頁,第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48頁,第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254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147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354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855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25頁,第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59頁,第10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996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8774頁【補遺】第17320頁【後編】第1483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868頁,第5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752頁【崇文】第300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182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829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838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