梧字详情
梧
梧字概述
〔梧〕字拼音是(wú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梧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吾”,五行属木。
〔梧〕字仓颉码是DMMR,五笔是SGKG,四角号码是41961,郑码是FBXJ,中文电码是2745,区位码是4664。
〔梧〕字的UNICODE是U+68A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791,UTF-32:000068A7,UTF-8:E6 A2 A7。
〔梧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224,属次常用字。
〔梧〕字异体字是敔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266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30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76頁,第6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:五乎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訛胡切,𡘋音吾。《說文》:梧桐木,一名櫬。《詩・大雅》:梧桐生矣,于彼朝陽。《瑞應圖》:王者任用賢良,則梧桐生于東廂。
义又,《𡌨雅》:梧櫜鄂皆五,其子似乳綴其上,柔木也。《淮南子・說山訓》:梧桐斷角。【註】柔勝剛也。
义又,《風俗通》:梧桐生嶧陽山巖石之上,采東南孫枝爲琴,聲淸雅。
义又,《南方草木狀》:海梧出林邑,樹與中國松同,但結實絕大,肥甘有香味,亦樽俎閒佳果也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地》:當道有丘曰梧丘。
义又,枝梧。詳枝註。
义又,琴瑟爲槁梧。《莊子・德𠑽符》:惠子倚槁梧而瞑。【循本註】謂琴瑟也。
义又,縣名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屬楚國。又,蒼梧,地名,舜葬處,唐置郡。餘詳桐註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偶舉切,音圉 —— 樂器,椌楬也。敔,或作梧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、《韻會》𡘋五故切,音悞。《史記・留侯世家》:魁梧奇偉。應劭曰:魁梧,丘墟壯大之意,又言其警悟也。
卷目:考證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愛日堂藏本: 第302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51頁,第31字
《莊子・德𠑽符》惠子倚槁梧而瞑。
謹照原文倚改據。
注解
〔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梧〕字拼音是w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吾。
〔梧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ú] ⑴ 〔~桐〕落叶乔木。木质轻而坚韧,可制乐器和各种器具,种子可食,亦可榨油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五胡切頁碼第183頁,第26字續丁孫
梧
梧桐木。从木吾聲。一名櫬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阮孤反頁碼第455頁,第5行,第2字述
梧桐木。從木吾聲。一曰櫬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五胡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985頁,第5字許惟賢第435頁,第2字
梧桐木。
段注三字句。《釋木》曰:櫬梧。賈思勰曰:注云今梧桐皮靑者曰梧桐。案今人以其皮靑。號曰靑桐也。玉裁謂。此今人所植梧桐樹也。其華五出。子如珠。綴於瓢邊。瓢如羹匙。賈氏云靑桐九月收子炒食甚美,如菱芡是也。
從木。吾聲。
段注五胡切。五部。
一曰櫬。
段注一曰猶一名也。本《爾雅》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枝梧=牾。魁梧=吳(大也)。
枝梧有相抵意=牾。魁梧=吳(大也)(大言也,引申訓大)。
梧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62頁,第6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66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63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30頁,第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26頁,第1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794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393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050頁,第3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164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43頁,第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29頁,第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832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5844頁【補遺】第1686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565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478頁【崇文】第190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721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240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802頁,第3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567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