朽字详情

xiǔㄒㄧㄡˇ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木部

6画

2

6画 (朽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DMVS

FAZ

41927

2615

4864

U 673D

SGNN

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横、竖折折钩

朽字概述

〔朽〕字拼音是(xiǔ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6画

〔朽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丂”,五行属木。

〔朽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丂( kǎo )声。本义是腐烂。

〔朽〕字仓颉码是DMVS,五笔是SGNN,四角号码是41927,郑码是FAZ,中文电码是2615,区位码是4864

〔朽〕字的UNICODE是U+673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429,UTF-32:0000673D,UTF-8:E6 9C BD。

〔朽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0375,属常用字

〔朽〕字异体字是𣦿

汉字解释

xiǔㄒㄧㄡˇ

基本解释

腐烂。腐~。~木。永垂不~(“”在此引申为磨灭)。
衰老。衰~。~迈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1.形声。从木,丂( kǎo )声。本义:腐烂。
2.同本义。
decayed; rotten;
朽,腐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荼蓼朽止。 —— 《诗·周南·良耜》。释文:“烂也。”其臭朽。 —— 《礼记·月令》。注:“气若有若无为朽。”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。 —— 《荀子·劝学》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圬也。 —— 《论语》
朽索(腐朽的绳子);朽壤(腐烂的泥土);朽木不可雕(朽木不雕,朽木难雕,朽棘不雕。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);朽木生花(喻事物得以新生)
3.衰老;衰弱。
senile; old;
年朽发落。 —— 《晋书·隐逸传》长安有男儿,二十心己朽。 —— 李贺《赠陈商》臣虽朽迈,敢忘往言? —— 《三国志》
朽钝(形容年迈笨拙);朽迈(年老);朽人(年迈衰老之人。多作谦词);朽才(衰弱无能之才,不可造就之才。多用于诮人或自谦)
动词
1.磨灭,消散。
dissipate;
死且不朽。 —— 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传世而不朽。 —— 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·序》
朽陈(指往昔的朝列);朽散(离散、散去);朽劳(无功之劳)
2.作国画用土笔勾勒草图。
delineate;
画之妍丑,岂在朽不朽乎? —— 清· 方薰《山静居画论》
朽炭(朽墨。作国画勾勒草图用的炭笔);朽染(作国画用朽之法);朽笔(用木炭作国画起稿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222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510頁,第16

標點整理本: 第456頁,第15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許久切,休上聲 —— 木腐也。詩・周頌》:荼蓼朽止。左傳・僖三十三年》: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,以重敝邑之罪。

又,與殠同,臭也。列子・周𥠇王篇》:饗香以爲朽。〈仲尼篇〉:鼻將塞者,先覺焦朽。

又,叶喜語切,音許。𨻰琳〈大荒賦〉:廓寥寂而無人兮,雖獨存兮何補;追邃古之遐跡兮,惟德音兮爲不朽。

又,叶許救切,音。李賀〈感諷〉詩:淒涼梔子落,山舋泣淸漏;下有張仲蔚,披書案將朽。

卷目:考證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275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0頁,第6

《左傳・僖三十三年》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,以重敝邑之罪。

謹照原文改襄三十一年。

注解

〔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朽〕字拼音是xi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丂

〔朽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丂( kǎo )声。本义是腐烂。

〔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ǔ] ⑴ 腐烂⑵ 衰老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許久切頁碼127頁,第14

異體𣦿

㱙腐也。从𣦵丂聲。

朽㱙或从木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希首反頁碼328頁,第6行,第2

朽腐也。從歺丂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《春秋左傳》曰:『死且不㱙。』,㱙腐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328頁,第7行,第1

㱙或從木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許久切古音第三部頁碼650頁,第5許惟賢290頁,第9

朽腐也。

段注《肉部》曰:腐,爛也。今字用朽而㱙廢矣。

𣦵。丂聲。

段注許久切。三部。

㱙或从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或从朽。

朽,老朽者。朽从丂,老考。

朽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52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335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263頁
4說文校箋第167頁,第1字
5說文考正第159頁,第8字
6說文今釋第564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975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2297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819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00頁,第15字
11標注說文第163頁,第4字
12說文注箋第1262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4402頁【補遺】第16658頁
14通訓定聲第1116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334頁【崇文】第1333頁
16說文句讀第489頁
17章授筆記第173頁,第7字
18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383頁,第4字
19古字釋要第420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