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字详情
宿
宿字概述
〔宿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sù、xiǔ、xiù),部首是宀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宿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宀、佰”,五行属金。
〔宿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据甲骨文,象人睡在室内席子上。本义是住宿;过夜。
〔宿〕字仓颉码是JOMA,五笔是PWDJ,四角号码是30262,郑码是WDAN,中文电码是1372,区位码是4362。
〔宿〕字的UNICODE是U+5BB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3487,UTF-32:00005BBF,UTF-8:E5 AE BF。
〔宿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455,属常用字。
〔宿〕字异体字是㝛、𠫗、𡪴、𤛝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上 部首: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679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87頁,第1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25頁,第10字
音《廣韻》:息逐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息六切,𡘋音夙。《說文》:止也。《玉篇》:夜止也、住也。《詩・周頌》:有客宿宿,有客信信。【註】一宿曰宿,再宿曰信。《周禮・地官》:三十里有宿,宿有路室。
义又,星宿各止其所,故名宿。二十八宿,亦名二十八次。次,舍也。《釋名》:宿,宿也,言星各止住其所也。
义又,《增韻》:安也、守也。《左傳・昭二十六年》:官宿其業。【註】宿,安也。又,《周禮・宮正》〔註〕:諸吏直宿,謂職王宮之守衞者。
义又,《廣韻》:素也。《史記・信陵傳》:晉鄙嚄咤宿將。又,《莊子・列傳》:雖當世宿學,不能自解免也。
义又,國名。《春秋・隱二年》:及宋人盟于宿。
义又,邑名。《史記・衞世家》:孫林父甯殖,謀逐獻公怒如宿。又,蒯瞶入宿。
义又,《史記・吳世家》:將舍於宿。《左傳》作戚,字別義同。
义又,姓。《風俗通》漢鴈門太守宿祥明,正德中蜀人宿進。
义又,通作夙,早也。《周禮・春官》:世婦,掌女宮之宿戒。【註】宿戒,當給事,謂豫吿之也。
义又,與肅同。《禮・祭統》:先期旬有一日,宮宰宿夫人。【註】宿讀爲肅戒也。又,《儀禮・宿尸》〔註〕:宿,與曲禮主人肅客入之肅同。
音又,去聲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息救切,音秀 —— 列星也。〇【按】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二十八宿。正義,音息袖反,又音夙。左思〈吳都賦〉窮飛鳥之棲宿,註亦音秀,是星宿之宿,與棲宿之宿,古皆通同。
音又,叶息流切,音羞。《莊子・天地篇》:至無而供其求,時騁而要其宿。
音又,叶相卽切,音息。班彪〈冀州賦〉:遵大路以北逝兮,歷趙衰之采邑;𨢄柏人之惡名兮,聖高帝之不宿。
卷目:考證・寅集上 部首:宀部
愛日堂藏本: 第162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4頁,第30字
《左傳・昭二十六年》官宿其業。
謹照原文二十六年改二十九年。
注解
〔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宀部。
〔宿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ù、xiǔ、xiù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宀、佰。
〔宿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据甲骨文,象人睡在室内席子上。本义是住宿;过夜。
〔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ù] ⑴ 住,过夜,夜里睡觉⑵ 年老的,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⑶ 平素,素有的⑷ 隔夜的,隔年的⑸ 姓。㈡ [xiǔ] ⑴ 夜㈢ [xiù] ⑴ 星座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息逐切頁碼第241頁,第17字續丁孫
㝛
異體宿
止也。从宀𠈇聲。𠈇,古文夙。
附注羅振玉《增訂殷虛書契考釋》:「卜辭从人在
旁,或人在
上,皆示止意。」或從宀,表示止於屋下。容庚《金文編》:「許書从𠀬、㐁,乃由
傳寫之訛。」按:㐁,甲骨文作
、
,是簟席的初文,從宀從人從㐁(簟),表示居宿,隸變作宿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息逐切頁碼第616頁,第5行,第2字述
止也。從宀𠈇聲。𠈇,古文夙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息逐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360頁,第1字許惟賢第596頁,第1字
止也。
段注凡止曰宿。夜止,其一耑也。《毛傳》。一宿曰宿。再宿曰信。卽《左傳》之凡師一宿曰舍,再宿曰信,過信曰次也。止之義引伸之則爲素。如《史記》云宿將,宿學是也。先期亦曰宿。《周禮》世婦掌女宫之宿戒,《祭統》宫宰宿夫人,《禮經》宿尸皆謂先期戒飭。鄭云:宿讀爲肅。
从宀。𠈇聲。𠈇,古文夙。
段注息逐切。三部。按去聲息救切。此南北音不同。非有《異義》也。星宿,宿畱非不可讀入聲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先期曰宿。宿將等皆夙=𡖊之假字。
止也。宿將、宿學(先期曰宿)皆=夙。夙,早也,即前輩也,星宿係由止義引申。因有定躔故也。
止也。《 史記》宿將,宿學(前輩先生)字係假自𡖊字。
白话解释
宿,停下住歇。字形采用“宀”作边旁,采用“”作声旁。
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夙”字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二例,前例作,由「人」、「㐁」二字構成。從人、從㐁。示人在席上休息之義。㐁,像竹席之形;後例加「宀」,示人在屋中休息。金文承自甲骨文第二例。戰國文字二例,前例從二人、從㐁;後例承自甲骨文第二例,從宀、?聲。所從席形訛變,已失原形。篆文承自戰國文字第二例。隸書承自戰國文字,所從席變作「百」,已失原形。楷書沿之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,加宀者,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宿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72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02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6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02頁,第1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90頁,第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046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783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744頁,第3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538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86頁,第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97頁,第1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450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464頁【補遺】第1712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142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34頁【崇文】第253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977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597頁,第1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311頁,第4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827頁,第1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711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