戒字概述
〔戒〕字拼音是(jiè),部首是戈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戒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戈、廾”,五行属水。
〔戒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小篆字形,上面是“戈”,下面象两只手(即“廾”)。两手持戈,表示戒备森严。本义是警戒,戒备。
〔戒〕字仓颉码是IT,五笔是AAK,四角号码是53400,郑码是HME,中文电码是2054,区位码是2968。
〔戒〕字的UNICODE是U+621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106,UTF-32:00006212,UTF-8:E6 88 92。
〔戒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606,属常用字。
〔戒〕字异体字是誡、𢌵、𢦥、𢦬、𢦶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戈部
武英殿刻本: 第986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12頁,第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58頁,第2字
音《唐韻》:古拜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居拜切,𡘋音介。《說文》:警也。《書・大禹謨》:警戒無虞。
义又,諭也。《書・大禹謨》:戒之用休。
义又,吿也。《儀禮・士冠禮》:主人戒賔。【註】吿也。《聘禮》:戒上介亦如之。【註】猶命也。
义又,《廣韻》:愼也、具也。又,備也。《易・萃卦》:戒不虞。【註】備不虞也。
义又,《易・繫辭》:聖人以此齋戒。【註】洗心曰齊,防患曰戒。朱子《本義》:湛然純一之謂齊,肅然警惕之謂戒。
义又,守也。《周禮・夏官・掌固》:夜三鼜以號戒。【註】謂擊鼓行夜戒守也。又,《司馬法》:鼓夜半三通,號爲發戒。
义又,通作誡。《易・繫辭》:小懲而大誡。《前漢・賈誼傳》:前車覆,後車誡。
义又,與界同。《史記・天官書》:星茀於河戒。又,《唐書・天文志》:江河爲南北兩戒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居吏切,音記。《六韜》:將不常戒,則三軍失其備。
音又,叶紀力切,音亟。《詩・小雅》:豈不日戒,玁狁孔棘。
卷目:考證・卯集中 部首:戈部
愛日堂藏本: 第237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8頁,第16字
《易・繫辭》聖人以此齋戒。
謹照原文齋改齊。
《司馬法》鼓夜半三通,號爲發戒。
謹照原文發戒改晨戒。
注解
〔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戈部。
〔戒〕字拼音是jiè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戈、廾。
〔戒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小篆字形,上面是“戈”,下面象两只手(即“廾”)。两手持戈,表示戒备森严。本义是警戒,戒备。
〔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è] ⑴ 防备⑵ 革除不良嗜好⑶ 佛教律条,泛指禁止做的事⑷ 准备⑸ 古同“界”,界限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居拜切頁碼第80頁,第5字續丁孫
𢌵
異體戒
警也。从𠬞持戈,以戒不虞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苟差反頁碼第222頁,第5行,第1字述
警也。從𠬞、戈,持以戒不虞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尚書》曰:『儆戒無虞。』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居拜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415頁,第3字許惟賢第187頁,第5字
警也。
段注《言部》曰警,戒也。
从廾戈。
段注會意。居拜切。十五部。
持戈以戒不虞。
段注說從戈之意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警。後用器械字。
警也,後用器械字(?)。
白话解释
戒,保持警惕,作好战斗准备。字形采用“廾、戈”会义,表示双手持戈,以警戒意外的发生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「戒」字作雙手(廾)持戈來表達警戒的意思。戰國文字〈中山王方壺〉作「」,在雙手間加入「=」形飾筆。隸書將篆文「廾」旁改變成從「大」或從「六」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戒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59頁,第1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226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7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10頁,第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04頁,第9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368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636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477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543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65頁,第17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10頁,第7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81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3239頁【補遺】第1647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782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227頁【崇文】第90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314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120頁,第6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198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285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