慂字概述
〔慂〕字拼音是(yǒng),部首是心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慂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涌、心”。
〔慂〕字仓颉码是EBP,五笔是ICEN,四角号码是37332,郑码是VXLW。
〔慂〕字的UNICODE是U+614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898,UTF-32:00006142,UTF-8:E6 85 82。
〔慂〕字异体字是恿、惥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武英殿刻本: 第948頁,第1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97頁,第1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42頁,第15字
音《廣韻》:余隴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尹竦切,𡘋音勇 —— 慫慂,勸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南楚之閒,凡己不欲喜怒而旁人說者,謂之慫慂。
义《通雅》:慫慂,一作從容。
注解
〔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慂〕字拼音是yǒ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涌、心。
〔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ǒng] ⑴ 见“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