岘字详情

xiànㄒㄧㄢˋ
二级汉字通用字

山部

7画

4

10画 (峴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UBHU

LLLR

27712

1501

6513

U 5C98

MMQN

竖、竖折/竖弯、竖、竖、横折、撇、竖弯钩

岘字概述

〔岘〕字拼音是(xiàn),部首是山部,总笔画是7画

〔岘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山、见”,五行属土。

〔岘〕字仓颉码是UBHU,五笔是MMQN,四角号码是27712,郑码是LLLR,中文电码是1501,区位码是6513

〔岘〕字的UNICODE是U+5C9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3704,UTF-32:00005C98,UTF-8:E5 B2 98。

〔岘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3715

〔岘〕字异体字是𡷹

汉字解释

xiànㄒㄧㄢˋ

基本解释

〔~山〕山名,在中国湖北省。亦称“岘首山”。
小而高的山岭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小而险峻的山。
steep hill;
苕递陟陉岘。 —— 谢灵运《从斤竹涧越岭溪行》。 李善注:《声类》曰:“岘,山岭小高也”
2.山名,岘山。
Xian mountain;
3.在湖北省襄阳。又名岘首山。
4.在河南省信阳县南。又名凿砚山。
岘首(即岘山);岘山泪(百姓至岘山凭吊羊祜而流的眼泪。后指因感念地方官德政而流的泪)
5.在江苏省丹徒县东南。也名兽窟。因建藏寺于此山,又名九华山。
6.在浙江省东阳县南。又名双岘。
7.在浙江省吴兴县南,本名显山,以唐庙讳改为岘山。
8.在浙江省长兴县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山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742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312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251頁,第11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胡典切,賢上聲。玉篇》:山名,在今襄陽。晉書・羊祜傳》:祜與鄧潤甫登峴山,垂涕曰:自有宇宙,便有此山。因立𥓓。後人名〈墮淚𥓓〉。

又,大峴,山名,在靑齊。又,《集韻》:山小而險。一曰嶺上平也。謝靈運〈嶺溪行〉:迢遞陟陘峴。【註】嶺小高也。韻會》:峴,本作現。

注解

〔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

〔峴〕字拼音是xi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見

〔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àn] ⑴ 见“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