坞字详情

ㄨˋ
二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

土部

7画

4

13画 (塢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GPVM

BRZA

47127

1051

4675

U 575E

FQNG 86 、 FTNG 98

横、竖、提、撇、横折钩、竖折折钩、横

坞字概述

〔坞〕字拼音是(wù),部首是土部,总笔画是7画

〔坞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土、乌”,五行属土。

〔坞〕字仓颉码是GPVM,五笔是FQNG86,FTNG98,四角号码是47127,郑码是BRZA,中文电码是1051,区位码是4675

〔坞〕字的UNICODE是U+575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366,UTF-32:0000575E,UTF-8:E5 9D 9E。

〔坞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3655,属次常用字

〔坞〕字异体字是𨻑

汉字解释

ㄨˋ

基本解释

小障蔽物,防卫用的小堡。亦称“庳城”。
四面高中间凹下的地方。山~。花~。
水边建筑的停船或修造船只的地方。船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防守用的小堡。
castle;
又筑坞于睸。 —— 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
筑坞(构筑防守城堡);坞壁(防御用的土堡,土障。也称坞候)
2.泛指四面高中央低的处所。
depressed area;
方离柳坞,乍出花房。 —— 《红楼梦》
3.山坳 。
col;
坞中(山坳中央)
4.四边如屏的花木深处,或四面挡风的建筑物 。
dock;
花坞;竹坞;船坞(在水边建筑的停船或修造船只的地方)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550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236頁,第18

標點整理本: 第168頁,第19

廣韻》:《正韻》:安古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於五切,𡘋音鄔 —— 同「隖」。小障也。一曰庳城。服虔《通俗文》:營居爲塢。戴延《西征記》:蠡城以南有金門塢。後漢・安帝紀》:元初元年,遣兵屯河內衝要,皆作塢壁。後漢・董卓傳》:築塢于郿,號萬歲塢。

又,山阿,唐王維別墅,在輞川,有辛夷塢。又,村落。杜甫詩:前有毒蛇後猛虎,谿行盡日無村塢。

又,《集韻》:烏故切,音污 —— 野聚也。

本作隖。別作䃖埡。

注解

〔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

〔塢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烏

〔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wù] ⑴ 见“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