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字概述
〔叶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yè、xié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5画。
〔叶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十”,五行属土。
〔叶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枽( yè )声。植物的叶子。“叶”,同“协”,会意字,从十从口。本是两个字。本义是草木之叶。
〔叶〕字仓颉码是RJ,五笔是KFH,四角号码是64000,郑码是JED,中文电码是0673,区位码是5022。
〔叶〕字的UNICODE是U+53F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494,UTF-32:000053F6,UTF-8:E5 8F B6。
〔叶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238,属常用字。
〔叶〕字异体字是協、葉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404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74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1頁,第9字
义《玉篇》:古文協字。《後漢・律曆志》叶時月正日。餘詳十部六畫。
音又,《集韻》同「旪」。《前漢・五行志》:次四曰旪用五紀。【註】師古曰:旪讀曰叶。
义又,《正韻》同「汁」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五位相汁,以旅于東井。【註】汁、叶同。
注解
〔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叶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è、xi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十。
〔叶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枽( yè )声。植物的叶子。“叶”,同“协”,会意字,从十从口。本是两个字。本义是草木之叶。
〔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è] ⑴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⑵ 像叶子的⑶ 同“页”。⑷ 世代,时期⑸ 姓。㈡ [xié] ⑴ 和洽,合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胡頰切頁碼第461頁,第21字續丁孫
協
眾之同和也。从劦从十。
鉉注臣鉉等曰:十,眾也。
旪
古文協从曰、十。
叶
或从口。
附注按:「協」即「劦」之孳乳。甲骨文像三耒,表示合力並耕的意思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羊帖反頁碼第1084頁,第3行,第1字述
衆之同和。從劦十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84頁,第3行,第2字述
古文協從口、十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84頁,第3行,第3字述
叶或從曰。
鍇注臣鍇曰:「音越,亦發言也。已上五字皆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胡頰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2803頁,第4字許惟賢第1218頁,第3字
同眾之龢也。
段注各本作眾之和同。非是。今正。同眾之和。一如同力。
从劦十。
段注十,眾也。胡頰切。八部。
古文協。从口十。
段注字見《周禮・大史》協事注。曰故書協作叶。杜子春云:叶,協也。書亦或爲協。或爲汁。《大行人》協辭命注。故書作汁辭命。鄭司農云:汁當爲叶。書或爲叶。按十口所同。亦同眾之意。
叶或从曰:
段注口曰一也。
字形解说
劦為協字的初文,甲骨文字形像三力并耕(力為耜字初文),從三力會意。字或加口字,表示以聲音齊一并耕的動作。金文或從二力二犬,或從二力三犬,仍是強調并耕的動作。篆文形變為從十、劦聲。從十,指眾多,本義仍為齊力并耕。《說文》古文從曰十,《說文》或體從口十,以口、曰強調聲音,表示以聲音齊一眾人的力量。隸書或訛變為從心、劦聲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協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16頁,第8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80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77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14頁,第1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50頁,第10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041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406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835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921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66頁,第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91頁,第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869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45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569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18頁【崇文】第486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017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449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271頁,第3字 |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與涉切頁碼第24頁,第27字續丁孫
葉
異體𦹁、𦶫
艸木之葉也。从艸枼聲。
附注按:金文像木上多葉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亦接反頁碼第91頁,第2行,第1字述
艸木之葉也。從艸枼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與涉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148頁,第2字許惟賢第64頁,第6字
艸木之葉也。
段注凡物之薄者,皆得以葉名。
从艸。枼聲。
段注與涉切。古音在八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古人假為世字。
葉,樹木之葉;枼,木片;鍱,金葉。又借為世,以从世聲。《詩》:「昔在中葉」。
葉从世,故古人多假作世字用,如《詩》「昔在中葉」,世也。○案,草木之葉;枼,木之薄片(一枼扁丹);鍱,金葉子。
从世,故古人多假作世字。○枼,木片也;鍱,金葉也。《詩》:「昔在中葉」。
白话解释
葉,草木的葉子。字形采用“艸”作边旁,“枼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有枼字,一般指用為世字的繁體,如「萬枼亡疆」、「永枼毋忘」、「萬枼鼓之」、「枼萬孫子」等文例是。嚴格而言,應與葉字無涉。明確見葉字字形,始於戰國文字。字從艸、枼聲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《說文》:「葉,艸木之葉也。」段注:「凡物之薄者,皆得以葉名。」隸書字形有分別因承戰國文字和篆文。規範字形則改從口、從十聲。
葉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6頁,第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75頁,第8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3頁,第7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7頁,第2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99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88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68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52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9頁,第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2頁,第9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79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708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564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84頁【崇文】第33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97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2頁,第5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474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80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