協字概述
〔協〕字拼音是(xié),部首是十部,总笔画是8画。
〔協〕字是左右结构,三叠字 (含三叠字结构),可拆字为“十、劦”。
〔協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从劦,从十。表示众人合力耕田。本义是和睦;融洽。
〔協〕字仓颉码是JKSS,五笔是FLLL86,FEEE98,四角号码是44027,郑码是EDYY。
〔協〕字的UNICODE是U+535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332,UTF-32:00005354,UTF-8:E5 8D 94。
〔協〕字异体字是劦、勰、协、叶、恊、旪、𠦢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十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63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56頁,第3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6頁,第18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胡頰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檄頰切,𡘋音挾。《說文》:衆之同和也。从劦,十聲。《書・堯典》:協和萬邦。〈臯陶謨〉:同寅協恭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服也。【疏】協者,和合而服也。《書・微子之命》:下民祇協㊟〔「祇」,原文作「祗」〕。《晉書・虞溥傳》:崇尚道素,廣開學業,讚協時雍,光揚盛化。
音又,《集韻》與劦通。《山海經》:惟號之山,其風若劦。通作協。
义又作汁。《周禮》〔註〕:卿士汁日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五緯相汁。
注解
〔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十部。
〔協〕字拼音是xi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十、劦。
〔協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从劦,从十。表示众人合力耕田。本义是和睦;融洽。
〔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ié] ⑴ 共同合作,和洽⑵ 幫助,輔助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胡頰切頁碼第461頁,第21字續丁孫
協
眾之同和也。从劦从十。
鉉注臣鉉等曰:十,眾也。
旪
古文協从曰、十。
叶
或从口。
附注按:「協」即「劦」之孳乳。甲骨文像三耒,表示合力並耕的意思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羊帖反頁碼第1084頁,第3行,第1字述
衆之同和。從劦十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84頁,第3行,第2字述
古文協從口、十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84頁,第3行,第3字述
叶或從曰。
鍇注臣鍇曰:「音越,亦發言也。已上五字皆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胡頰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2803頁,第4字許惟賢第1218頁,第3字
同眾之龢也。
段注各本作眾之和同。非是。今正。同眾之和。一如同力。
从劦十。
段注十,眾也。胡頰切。八部。
古文協。从口十。
段注字見《周禮・大史》協事注。曰故書協作叶。杜子春云:叶,協也。書亦或爲協。或爲汁。《大行人》協辭命注。故書作汁辭命。鄭司農云:汁當爲叶。書或爲叶。按十口所同。亦同眾之意。
叶或从曰:
段注口曰一也。
字形解说
劦為協字的初文,甲骨文字形像三力并耕(力為耜字初文),從三力會意。字或加口字,表示以聲音齊一并耕的動作。金文或從二力二犬,或從二力三犬,仍是強調并耕的動作。篆文形變為從十、劦聲。從十,指眾多,本義仍為齊力并耕。《說文》古文從曰十,《說文》或體從口十,以口、曰強調聲音,表示以聲音齊一眾人的力量。隸書或訛變為從心、劦聲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協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16頁,第8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80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77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14頁,第1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50頁,第10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041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406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835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921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66頁,第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91頁,第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869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45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569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18頁【崇文】第486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017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449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271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