儛字详情

𭗱

ㄨˇ

亻部

16画

14

16画 (儛)

左右结构

OOTQ

NMRM

28251

U 511B

WRLH 86 、 WTGG 98

撇、竖、撇、横、横、竖、竖、竖、竖、横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点、横、撇折、竖

儛字概述

〔儛〕字拼音是(wǔ),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16画

〔儛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舞”。

〔儛〕字仓颉码是OOTQ,五笔是WRLH86,WTGG98,四角号码是28251,郑码是NMRM

〔儛〕字的UNICODE是U+511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763,UTF-32:0000511B,UTF-8:E5 84 9B。

〔儛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ㄨˇ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舞蹈 dance儛,同舞。——《广韵》鼓歌以儛之。——《庄子·在宥》再命而于车上儛。——《庄子·列御寇》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65頁,第15

同文書局本: 第120頁,第9

標點整理本: 第45頁,第10

集韻》同「舞」。莊子・在宥篇》:鼓歌以儛之。楚辭・九歌》:丘陵翔儛。【註】山丘踴躍而歡喜也。

又,朝儛,齊山名。

又,儛衞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矢人》:夾而搖之。【註】今人以指夾矢儛衞是也。儛衞謂挾搖聲,試矢者,以指撚箭鏃,去有聲,以徵其直也。

注解

〔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

〔儛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舞

〔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wǔ] ⑴ 古同“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