仵字概述
〔仵〕字拼音是(wǔ),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6画。
〔仵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午”,五行属土。
〔仵〕字仓颉码是OOJ,五笔是WTFH,四角号码是28240,郑码是NMED,中文电码是0114,区位码是5685。
〔仵〕字的UNICODE是U+4EF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213,UTF-32:00004EF5,UTF-8:E4 BB B5。
〔仵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3606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08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4頁,第1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9頁,第15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韻會》:疑古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阮古切,𡘋音五。《玉篇》:偶敵也。
义又,《宋史・瀘州蠻傳》:范百祿作文誓曰:天子之德,雨暘覆護;三五噍類,請比涇仵。《正韻》仵作伍。
义又,姓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五故切,音悟 —— 同「也」。《莊子・天下篇》:以觭偶不仵之辭相應,以巨子爲聖人。
注解
〔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仵〕字拼音是w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午。
〔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ǔ] ⑴ 对等,相匹敌。⑵ 违背。⑶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