䑁字概述
〔䑁〕字拼音是(wù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17画。
〔䑁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𦥯、⺝”或“𦥯、⺼”。
〔䑁〕字仓颉码是HBB,五笔是WFQE86,ERRE98,四角号码是77227,郑码是NBOQ。
〔䑁〕字的UNICODE是U+444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7473,UTF-32:00004441,UTF-8:E4 91 81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83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96頁,第2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63頁,第11字
音《玉篇》:烏酷切,音渥 —— 膏膜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烏谷切,音屋 —— 䑁膏,肥貌。
注解
〔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䑁〕字拼音是wù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𦥯、⺼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烏酷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701頁,第2字許惟賢第312頁,第5字
膏肥皃。从肉。學省聲。
段注烏酷切。三部。此篆舊無。今補。按䐝䑁二篆葢古本皆無。或增䐝而失其解。則不若倂增䑁也。
䑁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通訓定聲 | 第1165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