鼾字详情

hānㄏㄢ
二级汉字通用字

鼻部

17画

3

17画 (鼾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HLMJ

NLAE

21240

7867

8793

U 9F3E

THLF

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横、撇、竖、横、横、竖

鼾字概述

〔鼾〕字拼音是(hān),部首是鼻部,总笔画是17画

〔鼾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鼻、干”,五行属水。

〔鼾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鼻,干声。本义是酣睡时粗重的鼻息声。

〔鼾〕字仓颉码是HLMJ,五笔是THLF,四角号码是21240,郑码是NLAE,中文电码是7867,区位码是8793

〔鼾〕字的UNICODE是U+9F3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40766,UTF-32:00009F3E,UTF-8:E9 BC BE。

〔鼾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6264

〔鼾〕字异体字是𠱢𠵸𪖟

汉字解释

hānㄏㄢ

基本解释

熟睡时粗重的鼻息声。打~。~声如雷。~睡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(形声。从鼻,干声。本义:酣睡时粗重的鼻息声) 同本义。
grunt; snore;
鼾睡床上。 —— 明· 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打鼾;鼾息(熟睡时的打鼾声);鼾呼(睡觉打呼噜);鼾鼻(打呼噜);鼾鼾(熟睡时的呼噜声。);鼾眠(鼾卧、鼾咍、鼾寝、鼾睡。都指熟睡时发出鼾声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鼻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666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1530頁,第8

標點整理本: 第1532頁,第38

唐韻》:侯幹切;《集韻》:侯旰切,𡘋音翰。說文》:臥息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許干切;《集韻》:虛干切,𡘋音頇。集韻》:吳人謂鼻聲爲鼾。

注解

〔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鼻部

〔鼾〕字拼音是h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鼻、干

〔鼾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鼻,干声。本义是酣睡时粗重的鼻息声。

〔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ān] ⑴ 熟睡时粗重的鼻息声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上反切侯幹切頁碼109頁,第11

鼾臥息也。从鼻干聲。讀若汗。

附注桂馥義證:「《一切經音義》十一引作『臥息聲也』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七反切侯玩反頁碼286頁,第1行,第2

鼾臥息也。從鼻干聲。讀若汗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上反切矦幹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547頁,第3許惟賢245頁,第4

鼾臥息也。

段注息,鼻息也。《廣韵》曰:臥氣激聲。許干切

从鼻。干聲。讀若汗。

段注矦幹切。十四部。按古讀平聲。

鼾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14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291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229頁
4說文校箋第144頁,第10字
5說文考正第138頁,第3字
6說文今釋第488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838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196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709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86頁,第11字
11標注說文第141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1070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3939頁【補遺】第16581頁
14通訓定聲第2915頁,第6字
15說文義證第283頁【崇文】第1129頁
16說文句讀第411頁
17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48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369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