鼄字详情

𭗱

zhūㄓㄨ

黽部

19画

6

19画 (鼄)

上下结构

HDRXU

MBKW

25717

U 9F04

RIMV 86 、 TFXF 98

撇、横、横、竖、撇、捺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竖弯钩、横、竖折/竖弯、横

鼄字概述

〔鼄〕字拼音是(zhū),部首是黽部,总笔画是19画

〔鼄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朱、黽”。

〔鼄〕字仓颉码是HDRXU,五笔是RIMV86,TFXF98,四角号码是25717,郑码是MBKW

〔鼄〕字的UNICODE是U+9F0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40708,UTF-32:00009F04,UTF-8:E9 BC 84。

〔鼄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zhūㄓㄨ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黽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651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1524頁,第11

標點整理本: 第1526頁,第15

唐韻》:陟輸切;《集韻》:追輸切,𡘋音株。說文》:鼅鼄也。爾雅・釋蟲》:䵹鼄,鼄蝥。【郭註】今江東呼蝃蝥,在地中布網者土䵹鼄,絡幕草上者草䵹鼄。揚子《方言》:自關而西,秦晉之閒,謂之鼄蝥;自關而東,趙魏之郊,謂之䵹鼄,或謂之蠾蝓;北燕朝鮮洌水之閒,謂之蝳蜍。三國志・管輅傳》:輅射覆,卦成曰:第三物,𣫅觫長足,吐絲成羅,尋網求食,利在昏夜,此䵹鼄也。

俗作蛛。

注解

〔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黽部

〔鼄〕字拼音是zh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朱、黽

〔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ū] ⑴ 古同“蛛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陟輸切頁碼451頁,第14

鼄䵹鼄也。从𪓑朱聲。

蛛鼄或从虫。

附注按:金文像蜘蛛形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陟輸切頁碼1059頁,第3行,第1

蛛䵹鼄也。從黽朱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59頁,第3行,第2

鼄或從虫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陟輸切古音第四部頁碼2717頁,第2許惟賢1182頁,第3

蛛䵹鼄也。从黽。朱聲。

段注陟輸切。四部。

鼄或从虫。

蛛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93頁,第9字
2陳昌治本第1150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856頁
4說文校箋第599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535頁,第6字
6說文今釋第1983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3324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657頁,第3字
9說文集注第2846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56頁,第14字
11標注說文第575頁,第7字
12說文注箋第4738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3121頁
14通訓定聲第1416頁,第5字
15說文義證第1186頁【崇文】第4741頁
16說文句讀第1958頁
17說文新證第901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145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240頁,第9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