柱字概述
〔柱〕字拼音是(zhù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柱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主”,五行属木。
〔柱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主声。本义是屋柱。
〔柱〕字仓颉码是DYG,五笔是SYGG,四角号码是40914,郑码是FSC,中文电码是2691,区位码是5489。
〔柱〕字的UNICODE是U+67F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609,UTF-32:000067F1,UTF-8:E6 9F B1。
〔柱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435,属常用字。
〔柱〕字异体字是砫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245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20頁,第2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66頁,第20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直主切;《集韻》:重主切,𡘋除上聲。《說文》:楹也。《廣雅》:楹謂之柱。《前漢・成帝紀》:腐木不可以爲柱。
义又,底柱,山名。《書・禹貢》:東至于底柱。
义又,上柱國、柱下史,皆官名。《戰國策》:爵爲執珪,官爲柱國。《漢官儀》:侍御史爲柱下史。
义又,《前漢・禮樂志》:柱工員二人。【註】柱工主箏瑟之柱。
义又,應劭曰:柱下史法冠,一曰柱後,以鐵爲柱也。蔡邕《獨斷》:柱後惠文冠。
音又,《唐韻》:知庾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冢庾切,𡘋音主 —— 柱夫,草名。《爾雅・釋草》:柱夫,搖車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、《韻會》𡘋株遇切,音駐 —— 與拄通,掌也、刺也。《前漢・朱雲傳》:連柱五鹿君。
义又,枝柱曰柱。韓愈〈王適墓銘〉:鼎也不可以柱車,馬也不可以守閭。
注解
〔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柱〕字拼音是zh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主。
〔柱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主声。本义是屋柱。
〔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ù] ⑴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⑵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,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直主切頁碼第186頁,第25字續丁孫
柱
楹也。从木主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直主反頁碼第467頁,第7行,第1字述
檻也。從木主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直主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012頁,第3字許惟賢第446頁,第6字
楹也。
段注柱之言主也。屋之主也。
從木。主聲。
段注直主切。古音在四部。按柱引伸爲支柱柱塞。不計縱横也。凡經注皆用柱。俗乃別造從手拄字。音株主切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楹也。有拄字,故後作拄也。《說文》無拄字。
俗作拄。
白话解释
柱,厅堂前的大柱。字形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“主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從木、主省聲,篆文至楷書則「主」形不省。「主」為燈炷、燈心,引申可為主幹,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木、主相合,表示主要之木材或木材之主幹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柱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68頁,第9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76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6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35頁,第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30頁,第1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812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426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103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192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45頁,第2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34頁,第10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876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5964頁【補遺】第1688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418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489頁【崇文】第195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739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244頁,第6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867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577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