鳐字详情

yáoㄧㄠˊ
二级汉字通用字

鱼部

18画

10

21画 (鰩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NMBOU

RPEZ

22172

8705

U 9CD0

QGEM 86 、 QGEB 98

撇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提、撇、点、点、撇、撇、横、横、竖、竖折/竖弯、竖

鳐字概述

〔鳐〕字拼音是(yáo),部首是鱼部,总笔画是18画

〔鳐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鱼、䍃”,五行属火。

〔鳐〕字仓颉码是NMBOU,五笔是QGEM86,QGEB98,四角号码是22172,郑码是RPEZ,区位码是8705

〔鳐〕字的UNICODE是U+9CD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40144,UTF-32:00009CD0,UTF-8:E9 B3 90。

〔鳐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6355

〔鳐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yáoㄧㄠˊ

基本解释

鱼类的一科,身体扁平,略呈圆形或菱形,有的种类有一对能发电的器官,生活在海洋中。肉可食,肝可制鱼肝油,皮可制砂皮和皮革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鳐鱼 skate鳐科中鳐属(Raja)和近缘各属的任一种鱼。胸鳍高度发达使鱼体呈菱形,被广泛食用,
灰鳐、猬鳐和棘背鳐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中 部首:魚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534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1476頁,第8

標點整理本: 第1473頁,第33

唐韻》:余招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餘招切,𡘋音遙。說文》:文鰩,魚名。山海經》:觀水西流注于流沙,其中多文鰩魚,狀如鯉魚,魚身而鳥翼,蒼文而白首赤喙,以夜飛,其音如鸞雞。呂氏春秋》:雚水之魚,名曰鰩,其狀若鯉而有翼。神異經》:東南海中有溫湖,中有鰩魚,長八尺。本草》:文鰩出海南,大者長尺許,有翅,如尾齊,一名飛魚,羣飛水上,海人𠋫之,當有大風【《四部叢刊初編・子部・重修政和證類本草》】">㊟

卷目:考證・亥集中 部首:魚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878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681頁,第17

《本草》文鰩出海南,大者長尺許,有翅,如尾齊。

謹照原文如尾齊改與尾齊。

注解

〔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

〔鰩〕字拼音是y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魚、䍃

〔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áo] ⑴ 见“鳐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余招切頁碼389頁,第28

鰩文鰩,魚名。从𤋳䍃聲。

鰩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70頁,第5字
2陳昌治本第985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740頁
4說文校箋第512頁,第3字
5說文考正第462頁,第23字
6說文今釋第1701頁,第3字
7說文探原第5761頁,第2字
8說文集注第2474頁,第2字
9說文標整第306頁,第20字
10標注說文第492頁,第7字
11說文注箋第4095頁,第1字
12說文詁林第11485頁
13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407頁,第1字
14古字釋要第1077頁,第14字
15新附通誼第61頁,第2字